《寄制诰李舍人》

时间: 2025-01-01 18:43:14

梁王握豹韬,雪里见枚皋。

上客趋丹陛,游人叹二毛。

门闲知待诏,星动想濡毫。

一首长杨赋,应嫌索价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制诰李舍人
作者:罗隐 〔唐代〕

梁王握豹韬,雪里见枚皋。
上客趋丹陛,游人叹二毛。
门闲知待诏,星动想濡毫。
一首长杨赋,应嫌索价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高官即将接见宾客的场景。梁王手握豹韬(指权力或兵器),在雪中看见了枚皋(指高洁的品德)。上宾们都匆忙趋向丹陛(指王宫的殿堂),游人们则在叹息着二毛(指两位毛发稀疏的老人)。门口闲置的侍卫知道在等候召见,星光闪烁令人想起笔墨的滋润。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长杨赋的价格的嫌弃,似乎认为它的价值过高。

注释

  • 豹韬:古代兵器,象征权力和威严。
  • 枚皋:古代高洁的士人,象征品德。
  • 丹陛:丹色的殿堂,指王宫,象征权力中心。
  • 二毛:指头发稀少的老人,常用于形容年老的状态。
  • 待诏:等待召见,指侍卫在门口等待主子的召唤。
  • 长杨赋:一种文学作品,代表高雅的文学艺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4年-901年),字景纯,号听云,唐代诗人,官至右散骑常侍。其诗风格清新婉约,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见长。他的作品中常带有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士人困惑之际。诗人通过对高官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对权力和地位的思考,以及对文学价值的探讨。

诗歌鉴赏

罗隐的《寄制诰李舍人》是一首极具艺术性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士人的处境。开篇以“梁王握豹韬”引入,瞬间构筑起一种威严的氛围,豹韬象征着权力,而雪中见枚皋则暗示了在权力之下仍有高洁的品德存在。接着,诗人描绘了上宾们匆忙趋向丹陛的情形,表现出对权力的追逐和对名利地位的渴望。游人叹息二毛,揭示了人们对于年老无能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失落。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门闲知待诏”与“星动想濡毫”的对比,反映出高官的冷清与文人间的期待。最后一句对长杨赋的评价,似乎在表达对高雅文学的怀疑,认为其价值过高,隐含了对文学市场的批判。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具有音乐美,内容上更是深入人心,体现了罗隐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梁王握豹韬:暗示权力的集中,梁王的威严。
  2. 雪里见枚皋:在寒冷的环境中看到高洁的人,体现品德的珍贵。
  3. 上客趋丹陛:宾客匆忙前往权力中心,表现对地位的向往。
  4. 游人叹二毛:游人对年老无能的感慨,暗示人生的无常。
  5. 门闲知待诏:门口的侍卫在等待召见,体现权力的疏离感。
  6. 星动想濡毫:星光闪烁,让人想起书写的情景,暗示对文化的追求。
  7. 一首长杨赋:提到长杨赋,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8. 应嫌索价高:对长杨赋价格的抱怨,反映对当时文学市场的质疑。

修辞手法

  • 比喻:梁王握豹韬,比喻权力的象征。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象征:雪、星等意象象征着纯洁和文化的光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权力、地位与文学的关系,反映了士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豹韬:象征权力与威严。
  • :象征纯洁、冷静。
  • :象征智慧与文化。
  • 长杨赋:象征高尚的文化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梁王握豹韬”中的“豹韬”象征什么? A. 权力
    B. 军队
    C. 朋友
    D. 文学

  2. “游人叹二毛”中的“二毛”指的是谁? A. 两个年轻人
    B. 两位老者
    C. 两位官员
    D. 两位文人

  3.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什么的看法? A. 权力
    B. 文学的价值
    C. 友情
    D. 自然

参考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春晓》与《寄制诰李舍人》:两首诗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但《春晓》更偏向自然的描绘,而《寄制诰李舍人》则关注社会和人事的复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