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曲》
时间: 2025-01-04 08:15: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堤女儿颜如花,大堤堤上无豪家。
东家女作西家妇,夫能棹船女沽酒。
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君不见襄阳女儿嫁荆州,撞钟击鼓烹肥牛。
楼船一去无回日,红泪空随江水流。
白话文翻译:
在大堤上,姑娘的容颜如花般美丽,但生活在这里的人家并不富裕。
东边的姑娘嫁给了西边的丈夫,丈夫划船,妻子在岸边卖酒。
春天过去,秋天来到,年复一年,生活中有欢歌,也有哀哭,彼此始终相守。
难道你没看到襄阳的姑娘嫁给了荆州,撞钟击鼓,烹煮丰盛的牛肉?
楼船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的日子,红泪空随江水流淌。
注释:
- 大堤: 指的是防洪的大堤,暗示了生活的艰难。
- 颜如花: 形容女子的美丽。
- 东家女与西家妇: 指的是不同家庭的女子和她们的婚嫁关系。
- 棹船: 划船,用舟船运输。
- 沽酒: 卖酒。
- 生歌死哭长相守: 生活的平常与悲欢离合,表示夫妻之间的相守。
- 襄阳与荆州: 古地名,涉及到嫁娶的地域关系。
- 红泪: 形容悲伤的泪水,象征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宇轩,明代初期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而著称,作品多涉及民间生活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大堤曲》创作于刘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思之时,诗中反映了大堤人家的艰辛生活以及对美好爱情与幸福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大堤曲》通过描绘大堤上女子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和无奈。诗的开头以“女儿颜如花”来形象地展示了女子的美丽,但随即转入大堤上并无豪富人家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贫困的生活背景。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婚嫁的情景,反映了社会的流动性与夫妻间的相依相守,这种情感在诗中显得尤为珍贵。
整首诗在叙述中流露出一种对离别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尤其是最后两句,楼船一去无回日,红泪空随江水流,愈加突显了离别的无奈与生命的短暂。这种情感在诗中通过对江水的比喻得到了升华,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无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凉而深邃的情感。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刘基成功地表达了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堤女儿颜如花”: 以美丽的女子开篇,突显了女性的美好。
- “大堤堤上无豪家”: 反映出生活贫困的现实。
- “东家女作西家妇”: 描述了婚嫁的流动性和社会关系。
- “夫能棹船女沽酒”: 夫妻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 “春去秋来年复年”: 时间的流逝,生活的重复。
- “生歌死哭长相守”: 表达了夫妻间的感情与生活的真谛。
- “君不见襄阳女儿嫁荆州”: 引入典故,展示社会的普遍现象。
- “撞钟击鼓烹肥牛”: 生活中的庆祝与丰盛。
- “楼船一去无回日”: 离别的无奈与时光的不可逆转。
- “红泪空随江水流”: 以江水象征泪水,表现悲伤与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本诗采用对仗、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例如“生歌死哭”形成鲜明对比,“红泪空随江水流”的比喻增强了情感的深度,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爱情与家庭的珍视,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情感的深切描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堤: 象征艰难的生活环境。
- 女儿: 代表了美好与希望。
- 江水: 代表时间与离别的无情。
- 红泪: 象征悲伤与不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大堤女儿的容颜如何? A. 丑陋
B. 颜如花
C. 普通
D. 懵懂 -
诗中提到的“楼船一去无回日”意指什么? A. 船只总是回来的
B. 离别后无再相见
C. 船只是装饰品
D. 船只在河里漂流 -
诗人所描绘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 A. 富裕
B. 贫困
C. 奢华
D. 无聊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长恨歌》白居易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大堤曲》:两者都表达了思乡与离愁,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属于抒情诗;而《大堤曲》则更关注社会现象与民生,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刘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