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石末公漫兴见寄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4:53:00

济世何人希管乐,隐居无处觅求羊。

扶桑未换旸乌彩,腐草犹争爝火光。

百载承平戎马佚,十年战伐艾菅长。

长沙迁客能流涕,一日须垂一万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和石末公漫兴见寄二首 其二
作者:刘基

济世何人希管乐,
隐居无处觅求羊。
扶桑未换旸乌彩,
腐草犹争爝火光。
百载承平戎马佚,
十年战伐艾菅长。
长沙迁客能流涕,
一日须垂一万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关切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治理国家的人少得可怜,而隐居的人又无处可寻。即使扶桑(传说中的神树)没有换来日月的光彩,腐朽的草仍然争取火光。经过百年的平稳时代,战乱却在十年间长久不息。长沙的流亡者悲伤流泪,似乎一天要流下万行泪水。

注释:

  • 济世:治理国家、造福人民。
  • 管乐:指音乐,网络上常用来形容文人的生活情趣。
  • 隐居:隐居于世外,追求宁静的生活。
  •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象征希望和光明。
  • 旸乌彩:日出的光彩,象征美好事物的来临。
  • 腐草:腐烂的草,象征着无用的事物。
  • 百载十年:象征和平与战乱的时间对比。
  • 长沙迁客:指在长沙流亡的客人,表达悲伤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景肃,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作品多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及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沉稳而深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交替之时,诗人借此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忧虑,透露出对平和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刘基的《次韵和石末公漫兴见寄二首 其二》通过对现实的细腻观察,展现了作者对政治的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歌以“济世何人希管乐”开篇,直入主题,表达了对治国理政之人的稀缺感到失望。紧接着,诗人通过“隐居无处觅求羊”来描绘隐士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一种对逍遥自在的渴求。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提到“扶桑未换旸乌彩”,将传统文化中的神树与美好愿景联系起来,暗示现状的失落与对未来的憧憬。而“腐草犹争爝火光”,则通过腐草的意象,表明即便在困境中,生存的愿望与希望依旧存在。

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通过历史的回顾,反映出长久的和平与短暂的战乱之间的对比,体现出对社会动荡的深切担忧。最后,提到“长沙迁客能流涕”,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期待,展现了刘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社会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济世何人希管乐:治理国家的人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民众的幸福呢?
  2. 隐居无处觅求羊:隐居的地方难以找到,生活的安宁似乎遥不可及。
  3. 扶桑未换旸乌彩:即使神树未能带来光明,现实依然阴沉。
  4. 腐草犹争爝火光:即便是腐草也在努力争取光明,象征着生存的信念。
  5. 百载承平戎马佚:经过百年安定,战乱却在不断。
  6. 十年战伐艾菅长:十年的战争使得草木凋零,社会动荡。
  7. 长沙迁客能流涕:在长沙流亡的人们悲伤流泪。
  8. 一日须垂一万行:每一天都要流下万行泪水,表达无尽的悲伤。

修辞手法:

  • 对比:和平与战争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冲击力。
  • 象征:扶桑象征着希望,腐草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 夸张:“一万行”夸大了流泪的程度,表达了极度的悲伤。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政治的忧虑、对隐逸生活的渴求,以及对历史的反思,传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深切的关怀,体现了浓厚的忧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济世:象征治理与关怀。
  • 扶桑:象征希望与光明。
  • 腐草:象征生存的坚韧与希望。
  • 长沙迁客:象征流亡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扶桑”象征着什么? A. 绝望
    B. 希望
    C. 战争
    D. 忍耐

  2. “济世何人希管乐”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失望? A. 自然
    B. 政治
    C. 文学
    D. 友谊

  3. “十年战伐艾菅长”中的“艾菅”指的是什么? A. 战争
    B. 草木
    C. 人生
    D. 诗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反思。
  • 《月夜忆舍弟》(杜甫):抒发了对战乱中兄弟的忧虑和思念。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与本诗均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但《登高》更偏向于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次韵和石末公漫兴见寄二首 其二》则更侧重于社会动荡带来的普遍忧虑。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曲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