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湘阴吊三闾大夫》

时间: 2025-01-01 14:52:39

放逐堪谁诉,孤忠祇自知。

美人空怅望,公子敢言思。

兰忍宁终弃,荪何竟不移。

皇天虽有问,寥廓使人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湘阴吊三闾大夫
作者: 区大枢 〔明代〕

放逐堪谁诉,孤忠祇自知。
美人空怅望,公子敢言思。
兰忍宁终弃,荪何竟不移。
皇天虽有问,寥廓使人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被放逐的人的苦闷,孤独的忠诚只有自己知道。美人空自怅惘,公子又怎敢表露内心的思念。兰草怎忍心被抛弃,荪草又为何始终不变。即使上天有所询问,广阔的天地却让人感到迷茫与疑惑。

注释:

  • 放逐:被流放,指被驱逐出境或被贬谪。
  • 孤忠:指孤独的忠诚,形容忠心耿耿而无人理解。
  • 美人:美丽的女子,通常指心中所爱的人。
  • 公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可能暗指有权势的人。
  • 兰、荪:两种植物,象征高洁与坚持。
  • 皇天:指天命或上天。
  • 寥廓:辽阔,广阔,形容空间的空旷。

典故解析:

“三闾大夫”是指屈原,屈原因忠于国君而遭到放逐。诗中借屈原表达对忠臣被误解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区大枢,明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沉郁。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以屈原的遭遇引发对忠诚与放逐的思考,反映了社会对忠臣的误解与不公。

诗歌鉴赏:

《过湘阴吊三闾大夫》是一首充满抒情的作品,通过对屈原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被流放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的坚守。

开篇“放逐堪谁诉,孤忠祇自知”直接点出诗人对屈原遭遇的同情,展现了孤独的忠诚,表明即便身处逆境,忠心仍然难以为外人所理解。接下来的“美人空怅望,公子敢言思”则引入了情感的层面,揭示了因忠诚而不能言爱之苦,突显忠诚与爱情之间的矛盾。

兰和荪作为植物意象,象征着高洁与坚持,诗中提到“兰忍宁终弃,荪何竟不移”,表现了对理想与道德的坚守,表达了对忠诚的质疑与思考。最后一句“皇天虽有问,寥廓使人疑”将孤独与不安推向高潮,表明即使上天有所关怀,庞大的宇宙却让人感到迷茫。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让人深感屈原的悲剧与诗人对忠诚的执着。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历程,也折射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放逐堪谁诉,孤忠祇自知”:被放逐的人向谁倾诉自己的苦闷,孤独的忠诚只有自己明白。
    • “美人空怅望,公子敢言思”:美人对公子的思念无处诉说,而公子又不敢表露自己的思念之情。
    • “兰忍宁终弃,荪何竟不移”:即使兰草也不忍心被抛弃,荪草为何始终如一。
    • “皇天虽有问,寥廓使人疑”:即使上天有所询问,广阔的天地却让人感到迷惘与不安。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如“美人”和“公子”,突显情感的复杂性。
    • 意象丰富,通过植物兰、荪象征坚守与理想。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主题围绕忠诚、孤独与被误解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爱情的深思。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与忠贞,代表了诗人的理想与坚持。
  • :表示坚韧与不屈,象征着对理想的执着。
  • 美人:象征着爱情与思念,反映内心的情感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放逐堪谁诉”表达的情感是: A. 悲伤
    B. 喜悦
    C. 愤怒

  2. “兰忍宁终弃”中“兰”象征的是: A. 爱情
    B. 忠贞
    C. 财富

  3.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友情
    B. 忠诚与孤独
    C. 自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国家的忧虑。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诗作,表达对爱情与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比较《过湘阴吊三闾大夫》与屈原的《离骚》,两者都表现了对忠诚的坚守与对被误解的悲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屈原与他的时代》
  • 《明代诗人区大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