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窗无欠亦无余,一榻翛然雪透肤。收拾故书藏恰好,怕人写入凤山图。
白话文翻译:
小窗户没有多余的东西,也没有缺少的东西,一张榻榻米上恬然自得,雪透过窗户沁入肌肤。整理好旧书藏得正好,怕别人把它们画入凤山图中。
注释:
- 小窗:小窗户,象征简朴和清静的生活环境。
- 无欠亦无余:没有多余的东西,也没有缺失的东西,表示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
- 一榻翛然:一张榻榻米上安静自得,形容舒适悠然的状态。
- 雪透肤:雪的寒气透过窗户洒落在身上,传达出冬季的寒意与清新。
- 收拾故书:整理旧书,可能是对往事的回忆和珍藏。
- 凤山图:凤山图是一种美丽的山水画,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繁华与虚华。
典故解析:
“凤山图”可能与古代的名山名水有关,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景。作者对其的提及,表达了对浮华生活的排斥,内心向往简单宁静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1043-1115),字伯喈,号山人,晚号云水。他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画家,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洪咨夔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小雪节气前的三天,诗人可能正处于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反映出他在寒冷冬季中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作中表现出的对旧书的珍视,可能与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浮华世界的抵制有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小窗无欠亦无余”揭示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与简约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满足感。接着,“一榻翛然雪透肤”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冬日清冷的氛围,诗人静坐于窗前,感受着雪花的轻盈,似乎在享受这份孤寂与清新。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旧书的珍视和对外界干扰的警惕,显示出他对内心世界的保护与向往。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隐逸之美,表达了对浮华的抵制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窗无欠亦无余:描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简朴,暗示了他内心的平和。
- 一榻翛然雪透肤:通过“雪透肤”传达出冬天的寒冷和诗人的恬淡自得。
- 收拾故书藏恰好:表现出对往事的怀念和旧书的珍视。
- 怕人写入凤山图:表达了对外界干扰的害怕和对简单生活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无欠亦无余”与“雪透肤”的对比,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外部环境的冷冽。
- 拟人:书籍被赋予情感,表现出诗人对旧物的珍视。
- 意象:小窗、雪、故书等意象交织,构建出一个清冷而宁静的诗意空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对浮华世界的拒绝,以及对旧时光的珍视,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小窗: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雪:代表着清新、纯洁和寒冷的自然状态。
- 故书:象征对过去的回忆与珍视。
- 凤山图:象征着美好和理想的生活,反映出诗人对物质奢华的排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追求奢华 B. 向往宁静 C. 喜欢热闹
- “凤山图”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珍贵的物品 B. 美好的理想 C. 复杂的人际关系
答案:
- B. 向往宁静
- B. 美好的理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洪咨夔与陶渊明的作品都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洪咨夔更侧重于冬日的清冷与宁静,而陶渊明则强调田园的自然与恬淡。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