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俞致政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涉世万缘薄,爱书双眼明。
身从平处立,道向拙中生。
啖蔗何妨晚,栽槐恰待荣。
偈成投笔去,天阔暮云横。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世上经历的事情都显得很淡薄,但我却因爱读书而使眼睛明亮清晰。
我身处于平凡之处,走向的却是在笨拙中生发的智慧。
晚些时候啖食甘蔗又有什么妨碍?栽种的槐树也正待它的繁荣。
写下这首偈语后,我就放笔离去,望着辽阔的天空与横亘的晚云。
注释:
字词注释:
- 涉世:经历世事。
- 万缘薄:与世间的种种缘分都显得很淡薄。
- 爱书:喜欢读书。
- 双眼明:眼睛明亮,象征聪慧。
- 平处:平凡的地方。
- 拙中生:在笨拙中产生的智慧或道理。
- 啖蔗:吃甘蔗。
- 晚:晚些时候。
- 栽槐:种植槐树。
- 偈成:写成的诗句。
- 天阔:天空广阔。
- 暮云横:晚上的云彩横在天边,意象丰富。
典故解析:
- 甘蔗与槐树:甘蔗象征着甜美的生活和享受,槐树则常被视为长寿和繁荣的象征,诗中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承志,号山人,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对作者而言重要的时刻,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个人的价值观。
诗歌鉴赏:
《挽俞致政》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将作者对世事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望相结合,形成一种深邃的思考。开头的“涉世万缘薄”道出了作者对人情世故的淡然态度,这种淡薄并非对生活的放弃,而是一种超然的智慧。接下来的“爱书双眼明”则体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求与追求,书籍使他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转而,诗中“身从平处立,道向拙中生”的句子,展现了作者自我定位的平和心态。他在平凡中发现了生活的真谛,强调了智慧往往来自于简单的思考。接下来的“啖蔗何妨晚,栽槐恰待荣”则象征着生活中的享受与希望,虽然可能有些晚,但只要用心去做,未来依然可以收获丰盛。
最后两句“偈成投笔去,天阔暮云横”表现了作者的洒脱和对未来的向往,虽然写下了这首诗,他依然愿意放下笔,去追寻更辽阔的天际。整首诗透出一种淡泊明志、乐观向上的情怀,鼓励人们在平凡中追求内心的智慧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涉世万缘薄:经历世事,感觉与他人的缘分很淡薄,体现孤独感。
- 爱书双眼明:因热爱读书而使眼睛明亮,象征智慧的获取。
- 身从平处立:身处平凡之地,强调谦卑和真实。
- 道向拙中生:在笨拙中获得的智慧,突出真知灼见非凡。
- 啖蔗何妨晚:享受生活,尽管迟到也没关系,表达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栽槐恰待荣:栽种槐树,象征未来的希望与繁荣。
- 偈成投笔去:写完诗后放下笔,象征着一种洒脱。
- 天阔暮云横:描绘广阔的天空与晚云,营造出一种开阔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生活的意象(如甘蔗、槐树)进行比喻,增强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用“啖蔗”和“栽槐”赋予了生活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以淡泊的心态面对人生,强调知识与智慧的价值,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美好的期待,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甘蔗:象征甜蜜与享乐,暗示生活的乐趣。
- 槐树:象征长久与繁荣,代表着未来的希望。
- 暮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啖蔗何妨晚”是什么意思? A. 吃甘蔗没有坏处
B. 晚上的甘蔗更甜
C. 晚了就不能吃甘蔗 -
“身从平处立”的意思是?
A. 站在高处
B. 身处平凡
C. 走向高处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生活的享受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知识的追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 《送友人》 -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挽俞致政》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内心情感的抒发,李白的作品更注重情感的流露,而洪咨夔的作品则更加哲理化,强调智慧与平和的心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洪咨夔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