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时间: 2025-01-01 14:45:11

自叹文章不遇时,平生壮志与心违。

十年湖海无家住,千里乡关有梦归。

残夜月寒灯晕淡,高秋天阔雁声微。

伤今思古愁无奈,老泪斑斑湿客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叹文章不遇时,
平生壮志与心违。
十年湖海无家住,
千里乡关有梦归。
残夜月寒灯晕淡,
高秋天阔雁声微。
伤今思古愁无奈,
老泪斑斑湿客衣。

白话文翻译:

我感叹自己的文才未能得到时机的施展,
一生的壮志与内心的渴望相违背。
十年间漂泊在湖海之中无家可归,
千里之外的故乡在梦中才能归去。
深夜寒月下,灯光昏淡,
高秋的天空辽阔,雁鸣声微弱。
伤感于今朝思古,愁苦无奈,
老泪斑斑湿透了我的衣裳。

注释:

字词注释:

  • 自叹:自我感叹。
  • 文章:指诗文才华。
  • 不遇: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 壮志:壮大的志向。
  • 湖海:指漂泊的生活。
  • 乡关:故乡。
  • 梦归:梦中回到故乡。
  • 残夜:深夜。
  • 灯晕:灯光的晕影。
  • 高秋:秋高气爽的季节。
  • 伤今思古:感伤于当下而思念过去。

典故解析:

  • “十年湖海无家住”反映了诗人长时间漂泊的生活,象征着失落与无奈。
  • “千里乡关有梦归”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暗示着离乡游子的孤独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而受到关注。他的诗歌风格常带有一种伤感与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庚漂泊生涯的某个时刻,正值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那一时代知识分子的无奈与愤懑。

诗歌鉴赏:

《有感》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自身文才未能得到施展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诗人自我感叹,语言简练却情感深邃,抒发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理想的失落。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十年湖海无家住”来表达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使人感受到一股浓重的忧伤。诗中的“千里乡关有梦归”更是点明了对故乡的渴望,梦中的归属感与现实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深夜的寒月、昏淡的灯光、高秋的天空和微弱的雁声,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逝与孤独感。最后两句“伤今思古愁无奈,老泪斑斑湿客衣”,情感达到高潮,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无尽的忧愁,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叹文章不遇时:感叹自己文采未能被重用。
  2. 平生壮志与心违: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内心挣扎。
  3. 十年湖海无家住:漂泊生涯,长时间无家可归。
  4. 千里乡关有梦归:思乡之情,心中对故乡的向往。
  5. 残夜月寒灯晕淡:描绘深夜的寒冷与昏暗。
  6. 高秋天阔雁声微:秋天的辽阔与孤独,雁声显得微弱。
  7. 伤今思古愁无奈:对现实的不满与对往昔的惋惜。
  8. 老泪斑斑湿客衣:泪水湿透衣衫,强烈的情感流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漂泊的生活比作无家可归,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残夜月寒,灯晕淡”,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命运无奈的感慨、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孤独与无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灯”:象征希望与温暖,但在此处显得暗淡。
  • “雁”:象征迁徙与离别,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自叹文章不遇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自豪
    B. 愤怒
    C. 无奈
    D. 快乐

  2. “十年湖海无家住”的“湖海”比喻了什么? A. 家乡
    B. 生活的漂泊
    C. 诗人的职业
    D. 朋友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庚的《有感》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黄庚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情壮志与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的情感表达与艺术特色》

此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黄庚的《有感》,使其在诗歌学习中获得更深的体会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