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史》

时间: 2025-01-17 10:06:30

梧风萧瑟雨初晴,凉入书堂夜气清。

耿耿兰膏照千古,迟迟莲漏转三更。

力於兴废应难助,气为忠邪几不平。

掩卷长嗟方就枕,窗前咿喔又鸡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梧风萧瑟雨初晴,凉入书堂夜气清。
耿耿兰膏照千古,迟迟莲漏转三更。
力於兴废应难助,气为忠邪几不平。
掩卷长嗟方就枕,窗前咿喔又鸡鸣。

白话文翻译

秋风萧瑟,雨刚刚停歇,凉意透入书房,夜色清冷。
明亮的兰膏烛光照亮千古,时光缓缓流逝,钟声响起三更。
对兴衰的力量感到无力,忠诚与邪恶之间的气节难以平衡。
合上书卷长叹,正要入睡,窗外传来啼鸣声。

注释

字词注释

  1. 梧风:指秋风,梧桐树的风声。
  2. 萧瑟:形容风声凄凉。
  3. 耿耿:形容光亮明亮。
  4. 兰膏:指香兰的油膏,常用于点灯。
  5. 莲漏:指时钟,莲花形的漏刻。
  6. 兴废:指兴盛与衰败。
  7. 忠邪:指忠诚与邪恶。
  8. 咽哽:指长叹、叹息的声音。

典故解析

  • 兰膏:古时多用以形容文人雅士的气质,象征高洁的品格。
  • 莲漏:古代计时工具,寓意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字子晖。生于南宋时期,曾任职于朝廷,因其文才出众,受到当时文人的尊重。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观史》写于黄庚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观察历史的兴衰更替,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反映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观史》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人生哲学的探讨。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风声萧瑟,雨后初晴,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孤寂的感觉,这种意境为后文的沉思奠定了基础。接着,诗人提到“耿耿兰膏照千古”,通过烛光照亮历史,暗示了历史的恒久与不灭。时间的流逝通过“迟迟莲漏转三更”表现出来,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在后面的句子中,黄庚表达了对历史兴废的无力感,强调“气为忠邪几不平”,在忠诚与邪恶之间的挣扎让他感到纠结与不安。最后一句“窗前咿喔又鸡鸣”,将诗人从沉思中拉回现实,鸡鸣声既象征着晨曦的到来,也暗示着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思考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及社会的深切关注,既有个人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的思索,展现了宋代文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梧风萧瑟雨初晴:秋风萧瑟,雨后初晴,描绘出一种清冷的自然环境,暗示内心的孤独。
  2. 凉入书堂夜气清:凉意透入书房,夜晚的气息清新,反映出诗人对静谧环境的享受与思考。
  3. 耿耿兰膏照千古:明亮的蜡烛光照亮历史,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4. 迟迟莲漏转三更:时间缓慢流逝,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5. 力於兴废应难助:对历史的兴衰感到无力,体现了对命运的无奈。
  6. 气为忠邪几不平:忠诚与邪恶之间难以取得平衡,表现出内心的挣扎。
  7. 掩卷长嗟方就枕:合上书卷,长叹一声,准备入睡,反映出思绪的沉重。
  8. 窗前咿喔又鸡鸣:窗外的鸡鸣声,将人从沉思中唤醒,带来新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耿耿兰膏照千古”将蜡烛比作文化的象征。
  • 拟人:如“莲漏转三更”赋予钟表以生命,增强了时间流逝的感觉。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及社会变迁的深切关注,展现了对忠诚与邪恶之间困境的反思,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梧风:象征秋天的萧瑟,反映出孤独感。
  2. 兰膏:象征高洁的品德与智慧,传达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3. 莲漏: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历史的无情。
  4. 鸡鸣:象征新的开始,带来对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莲漏”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古代计时工具
    C. 一种乐器

  2. 填空题:诗中“耿耿兰膏照千古”的意思是__

  3. 判断题:诗人对历史的兴废感到无力。 (对/错)

答案

  1. B
  2. 明亮的蜡烛光照亮历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现了对历史的沉思,但更侧重于对英雄豪杰的怀念,情感更为激昂。
  • 《登高》:杜甫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上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庚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