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汪知己》
时间: 2025-01-06 10:18: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身飘泊类浮萍,
尘世风波梦亦惊。
千里青山违故邑,
十年白发戍边城。
王门献策今时宠,
孔径看花旧日情。
鱼雁不辞云海阔,
谩劳尺牍慰平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身处漂泊境地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将自己比作浮萍,形容漂泊不定;即使在梦中也会因世间的纷扰而惊醒。远离故乡千里之遥,十年来白发渐生,始终守卫在边境之地。如今在王门献计获得宠幸,而昔日的情怀却只能通过孔子所说的“看花”来怀念。尽管鱼雁不辞千里海阔,诗人仍感到书信的交流是对平生的安慰。
注释:
- 浮萍:一种漂浮在水面的植物,象征漂泊无依的状态。
- 尘世风波:指世间的纷扰与动荡。
- 千里青山:指遥远的故乡青山,表达思乡之情。
- 戍边城:指边防驻守的城池,表现诗人的辛苦和牺牲。
- 王门献策:在朝廷献策以获得宠幸的意思。
- 孔径看花:源于孔子的言论,指用狭隘的视角来观察事物,暗含怀念旧日情感。
- 鱼雁:象征书信,表示与远方的亲友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鸿,明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经历了许多政治和社会变迁。他的诗歌常常体现出对国家、故乡的深切思考与关注,风格清新而又不乏沉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漂泊之际,承载着他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漂泊让他对往昔充满了怀念而又无奈。
诗歌鉴赏:
《寄汪知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便以“客身飘泊类浮萍”引入,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如浮萍般无依无靠的状态,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感慨。接下来的“尘世风波梦亦惊”则让我们感受到无论在何处,外界的动荡都对内心造成了影响,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敏感和脆弱。
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用“千里青山违故邑”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十年的守边生涯让他逐渐染上白发,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他在王门献策而获得宠幸,似乎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但内心的旧日情怀依然萦绕心头。最后一句“鱼雁不辞云海阔,谩劳尺牍慰平生”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远方的亲友和书信联系让他感到些许安慰,却也无奈地感叹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漂泊、思乡、政治和友情等多方面的内容,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生的复杂性。诗中的对比和情感交融使得作品更具深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客身飘泊类浮萍:比喻自己如浮萍般漂泊不定,表露无依的状态。
- 尘世风波梦亦惊:即使在梦中也因外界动荡而惊醒,表现生活的不安定。
- 千里青山违故邑:远离故乡的青山,唤起思乡之情。
- 十年白发戍边城:十年辛苦守边,时间让人变老。
- 王门献策今时宠:在朝廷献计获得宠幸,体现对政治的关注。
- 孔径看花旧日情:用狭隘的视角看待过去的情感,暗含怀念。
- 鱼雁不辞云海阔:书信的象征,虽然距离遥远,但仍愿意交流。
- 谩劳尺牍慰平生:写信的劳累是对生活的安慰,显示出对生活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浮萍,生动形象地表达漂泊的感觉。
- 对仗:诗句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感。
- 象征:鱼雁象征书信,代表着人际情感的联系。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个人的漂泊经历,映射出对社会动荡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意象分析:
- 浮萍:象征无依无靠、漂泊不定的人生状态。
- 青山:故乡的象征,代表着归属感和思念。
- 白发:岁月的象征,显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鱼雁:象征书信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表达思念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浮萍”比喻什么?
- A. 漂泊不定的生活
- B. 生命的短暂
- C. 梦的虚幻
-
“十年白发戍边城”中的“白发”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时间的流逝
- C. 忧伤
-
“鱼雁不辞云海阔”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故乡的思念
- B. 书信的珍贵
- C. 对友人的关怀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林鸿的《寄汪知己》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均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漂泊无奈,而后者则更具豪情与壮阔的历史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林鸿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明代文学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