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铭伯》

时间: 2025-01-06 15:45:05

昨梦君从海上归,十峰轩畔解征衣。

觉来江浦潮初上,夜半开门月满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昨梦君从海上归,
十峰轩畔解征衣。
觉来江浦潮初上,
夜半开门月满扉。

白话文翻译:

在昨天的梦中,你从海上归来,
在十座山峰的轩阁旁,脱下了征战的衣服。
醒来时正值江边潮水初起,
半夜开门,月光照满了门扉。

注释:

  • 昨梦:昨夜的梦。
  • :你,这里指代刘铭伯。
  • 海上归:从海上归来,暗示旅行或归国。
  • 十峰轩:这里指的是十座山峰的亭阁,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
  • 解征衣:脱下征战的衣服,表示结束了艰苦的旅程。
  • 江浦:江边的河口,指的是一个自然景观。
  • 潮初上:潮水刚刚涌上岸边,象征着时间的更替。
  • 月满扉:月光照满了门扉,描绘了夜晚的宁静。

典故解析:

该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潮”和“月”这两种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时间的变化和自然的美好,寓意着思念与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丘逢甲(1836-1895),字伯韶,号秋水,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爱国志士。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诗歌风格多样,常以抒情和感怀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丘逢甲对朋友刘铭伯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他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在历史动荡的背景下,诗中流露出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梦境和现实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头的“昨梦”引入了梦境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浪漫的氛围。接着的“十峰轩畔解征衣”,描绘了友人从艰苦的征途中归来,象征着结束与重聚的喜悦。最后两句则转向现实,描写了江边的潮水和夜晚的月光,形成了一种静谧的美感。这种夜晚的景象不仅增强了诗的宁静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深切。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丘逢甲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昨梦君从海上归”:梦中友人归来,暗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十峰轩畔解征衣”:描绘了友人结束旅程,象征着解脱与安心。
    • “觉来江浦潮初上”:醒来时江潮涌起,表现时间的流转。
    • “夜半开门月满扉”:夜深人静,月光洒满门扉,增添了诗的宁静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归来比作从海上回归,富有生动性。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象征远行与归来,代表着旅途的艰辛。
  • 十峰:象征自然的美景,传达宁静与和谐。
  • :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生活的变迁。
  • :象征思念与宁静,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杜甫
    C. 丘逢甲
    D. 李白

  2. “昨梦君从海上归”中的“君”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友人刘铭伯
    C. 诗人的父亲
    D. 诗人的爱人

  3. 诗中提到的“十峰轩畔”主要描绘了什么?
    A. 农田
    B. 山峰的亭阁
    C. 海洋
    D. 城市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月光下的情感与孤独。
  • 王维《鹿柴》:表达自然美与心灵的宁静。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比,二者都涉及月光与思念,但丘逢甲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杜甫则更加突出对亲人的忧虑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丘逢甲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