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平泉宴浥涧,宿香山石楼,赠座客》
时间: 2025-01-01 13:42: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平泉宴浥涧,宿香山石楼,赠座客
白居易 〔唐代〕
逸少集兰亭,季伦宴金谷。
金谷太繁华,兰亭阙丝竹。
何如今日会,浥涧平泉曲。
杯酒与管弦,贫中随分足。
紫鲜林笋嫩,红润园桃熟。
采摘助盘筵,芳滋盈口腹。
闲吟暮云碧,醉藉春草绿。
舞妙艳流风,歌清叩寒玉。
古诗惜昼短,劝我令秉烛。
是夜勿言归,相携石楼宿。
白话文翻译
在平泉游玩,宴饮于浥涧,夜宿香山的石楼,赠与来宾。
逸少在兰亭集会,季伦在金谷设宴。
金谷太过繁华,兰亭却缺少乐器。
不如今天在这里聚会,浥涧的平泉曲多么动人。
杯中美酒与乐器相伴,虽贫也算得心满意足。
嫩滑的林笋和红润的桃子都已成熟。
采摘它们来助兴,滋味芬芳盈口腹。
闲吟着碧蓝的晚云,醉倒在春草的绿意中。
舞姿优美随风飘扬,歌声清脆如敲寒玉。
古诗感叹白昼短暂,劝我点上蜡烛。
今夜莫要说归去,携手共宿石楼。
注释
字词注释
- 逸少:指王羲之,号逸少,著名书法家。
- 季伦:指谢安的侄子谢季伦,金谷园的主人。
- 金谷:古时的一处名胜,繁华的园林。
- 浥涧:指湿润的溪涧。
- 芳滋:指美味的滋味。
- 寒玉:形容玉器的清冷之声。
典故解析
- 兰亭集序:王羲之在兰亭举办的集会,成为后世文人聚会的典范,象征着文人雅集的文化。
- 金谷园:指东晋谢家金谷园,是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象征着繁华与盛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而著称,关注社会民生,反映时代风貌。白居易的一生经历了唐代的盛世与衰落,其作品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白居易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友人聚会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描绘的宴会场景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尽管身处繁华,但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诗歌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典雅的聚会场景,通过对比历史名人聚会的繁华与当下的清新,展现了白居易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与珍惜。诗中特别突出了“杯酒与管弦”的简单却充实的快乐,表达了白居易对物质繁华的淡然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形式上,诗的结构严谨,前后呼应,首尾皆提到宴会,中心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丰盛的食物与美妙的音乐。白居易通过对宴席上食物的描写,传达了生活中的小确幸,表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此外,诗中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尤其在“是夜勿言归,相携石楼宿”中,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共同享受生活的愿望。这让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宴会图,更是一曲友谊和生活的颂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游平泉宴浥涧,宿香山石楼,赠座客:开篇表明了聚会的地点和对象,设定了欢快的氛围。
- 逸少集兰亭,季伦宴金谷:通过历史典故引入,显示盛会的传统与文化背景。
- 金谷太繁华,兰亭阙丝竹:对比金谷的繁华与兰亭的简朴,表达了对当下简约聚会的赞美。
- 何如今日会,浥涧平泉曲:强调今日聚会的美好,浥涧的音乐更显人情味。
- 杯酒与管弦,贫中随分足:即使身处贫困,依然能享受酒与乐的快乐。
- 紫鲜林笋嫩,红润园桃熟:描绘丰盛的食物,象征生活的丰富。
- 采摘助盘筵,芳滋盈口腹:通过采摘食物,体现生活的乐趣。
- 闲吟暮云碧,醉藉春草绿:描绘了醉意中的悠闲,展现自然的美好。
- 舞妙艳流风,歌清叩寒玉:描绘舞蹈与歌唱的场景,突显宴会的热闹。
- 古诗惜昼短,劝我令秉烛:感叹时光短暂,劝好友珍惜当下。
- 是夜勿言归,相携石楼宿:表达了不愿分开的情谊,希望共同度过美好夜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杯酒与管弦,贫中随分足”,工整对称,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朋友间的情感比作酒与乐,形象生动。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如“春草绿”象征生机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描绘宴会的欢愉,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泉:象征清新自然,代表简单的快乐。
- 兰亭:象征文人雅集,代表传统文化的延续。
- 金谷:象征繁华与盛宴,代表物质追求。
- 杯酒:象征友情与欢聚,代表人际关系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逸少”指的是谁?
- A. 白居易
- B. 王羲之
- C. 谢安
-
诗中的“金谷”象征着什么?
- A. 贫困
- B. 繁华
- C. 自然
-
“是夜勿言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想回家
- B. 不愿离去
- C. 感到孤独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白居易《游平泉宴》与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饮宴的乐趣,但白居易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放与对酒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