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卧病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4 09:34:10

新秋久病客,起步村南道。

尽日不逢人,虫声遍荒草。

西风吹白露,野绿秋仍早。

草木犹为伤,先伤我怀抱。

朱颜与玄鬓,强健几时好。

况为忧病侵,不得依年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秋久病客,起步村南道。
尽日不逢人,虫声遍荒草。
西风吹白露,野绿秋仍早。
草木犹为伤,先伤我怀抱。
朱颜与玄鬓,强健几时好。
况为忧病侵,不得依年老。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新秋季节,我作为一个久病在床的客人,终于起身走出屋子,走向村子的南面小路。整天都没有遇到一个人,只有虫子的声音在荒草中回荡。西风吹来了白露,草木依旧是青翠的,秋天却来得还早。草木虽然依旧青葱,却先是伤害了我这颗心。我的脸色红润,头发却已变白,身体的强健又能维持多久呢?更何况忧愁和病痛侵袭着我,怎么能依靠年纪的增长来安慰自己呢?

注释

  • 久病客:久病的人,指诗人因病卧床已久。
  • 尽日不逢人:整天没有遇到任何人,表达了孤独的情感。
  • 虫声遍荒草:虫鸣声在荒草中回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 西风吹白露:西风带来了白露,象征秋天的到来。
  • 朱颜与玄鬓:红润的脸与黑色的鬓发,指年轻时的容貌。
  • 忧病侵:忧愁和病痛侵袭,表现身心的疲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易于理解著称,注重生活的真实和直白的表达,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村居卧病三首》是白居易在晚年因病卧床时所作,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此时正值新秋,诗人身心俱疲,感受到孤独与病痛的双重折磨,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村居卧病三首 其二》是白居易在病榻之上所作,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忧虑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新秋久病客”的描写,点出时间的背景和诗人的身体状况,立刻引发读者对他所处环境的同情。接下来的“尽日不逢人,虫声遍荒草”,生动地描绘了孤独的状态,虫鸣声与荒草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增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感。

西风吹来的白露,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带来了一种无奈的美感。诗人通过“草木犹为伤,先伤我怀抱”,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力感,草木的葱郁与自己的衰弱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伤感与孤独。最后两句“朱颜与玄鬓,强健几时好”,更是对自身衰老的敏感与担忧,情感深邃且真实。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和自我内心的反思,展现了白居易对生命、健康、孤独的深刻理解,情感真挚而动人,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悲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秋久病客:秋天来临,自己却是一个病人,暗示了失去活力与生机。
  2. 起步村南道:诗人努力走出家门,象征着对生活的渴望。
  3. 尽日不逢人:整日无人陪伴,突显孤独感。
  4. 虫声遍荒草:虫鸣声回荡在荒草中,描绘了宁静却又寂寞的氛围。
  5. 西风吹白露:秋风带来了白露,象征着季节转变与时间的流逝。
  6. 野绿秋仍早:秋天的草木依旧青翠,反映出时间的悖论。
  7. 草木犹为伤,先伤我怀抱:草木的生长与自身的痛苦形成对比。
  8. 朱颜与玄鬓,强健几时好:对自己容颜和健康的感慨,感叹时光无情。
  9. 况为忧病侵,不得依年老:忧愁和病痛使人无法依赖年纪的增长。

修辞手法

  • 对比:草木的生命力与诗人的衰弱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虫声与草木的描述赋予自然以情感,映射诗人的心境。
  • 象征:白露象征时间的流逝,草木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生命脆弱的思考,以及对孤独与衰老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健康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衰退与宁静。
  • 虫声:象征孤独,反映内心的寂寞。
  • 草木:象征生命力与生存,但在诗中却成了伤感的源泉。
  • 白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愁与孤独
    • B. 欢快与乐观
    • C. 自豪与骄傲
  2. “虫声遍荒草”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热闹的村庄
    • B. 寂静的自然环境
    • C. 人群的喧嚣
  3. 诗中提到的“朱颜与玄鬓”指的是什么?

    • A. 年轻的面容与黑色的头发
    • B. 老年的面容与白色的头发
    • C. 童年的面容与金色的头发

答案

  1. A. 忧愁与孤独
  2. B. 寂静的自然环境
  3. A. 年轻的面容与黑色的头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但白居易更为直白而细腻,而杜甫则在历史背景下展现了更多的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