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泛舟湖上仰神仙,桂楫中流兴渺然。
好是米家书画舫,元非越女芰荷船。
白话文翻译
在湖面上轻舟荡漾,仰望着神仙的身影,
在桂花树影下,船儿缓缓流动,心中感到无比渺小。
这舟真是米家书画的雅致之舫,
绝不是越女所乘的芰荷小船。
注释
- 泛舟:指在水面上划船。
- 仰神仙:仰望神仙,神仙可以理解为美好的事物或理想的象征。
- 桂楫:桂树做的桨,象征优雅和文人气息。
- 兴渺然:心情渺茫,感到渺小和无奈。
- 米家:指的是米芾,著名书画家,米家书画舫意指书画艺术的高雅。
- 越女:指的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女子,传说中以美丽和才艺著称。
- 芰荷船:用芰荷(即菱角)制作的小船,象征简单和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区大相,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丽见长,常描绘山水风景,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世的感慨。
创作背景
《西湖杂曲》是区大相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诗中对湖上泛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泛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泛舟湖上仰神仙,桂楫中流兴渺然”描绘了诗人在湖上划船的情景,伴随着自然的美景,诗人内心却感到渺小和无奈,这种情感反映了人对自然与自身关系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好是米家书画舫”提到米芾的书画,表达了对文化艺术的向往,认为自己所乘的船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而最后一句“元非越女芰荷船”则通过对越女的提及,凸显了诗人对优雅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简单与繁华的思考。
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了对文人精神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西湖的向往与对文化艺术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诗人描绘了在湖上划船时的美好情景,仰望神仙,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
- 第三、四句:通过对米家书画舫与越女芰荷船的对比,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比:米家书画舫与越女芰荷船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追求。
- 比喻:将船比喻为文化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对艺术的热爱。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泛舟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渺小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湖:象征着自然的美,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 神仙:象征理想与追求,隐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桂楫:代表高雅和文化,反映出诗人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
- 芰荷船:象征着简单和自然,强调对繁华生活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米家”指的是哪位著名书画家?
- A. 王羲之
- B. 米芾
- C. 赵孟頫
- D. 文征明
-
诗人泛舟时感到的心情是?
- A. 幸福
- B. 渺小
- C. 忧伤
- D. 兴奋
-
“越女芰荷船”中的“越女”指的是?
- A. 一位神仙
- B. 春秋时期越国的女子
- C. 一位诗人
- D. 一位画家
答案
- B. 米芾
- B. 渺小
- B. 春秋时期越国的女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对人生苦难的反思。
- 李白《庐山谣》:以豪放的笔调描绘自然美,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在对比中,区大相的诗更显细腻内敛,强调了文化的追求与对优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