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 灵岩怀古,次柳屯田韵》
时间: 2025-01-01 18:23: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廿年游屐几人偕。吊古酹愁淮。馆娃宫井,艳迹费疑猜。纵使长廊,屧响能听得,怕勾践重来。粉光腻水灵岩好,酸风射,已尘埃。但回首夕阳西下,莫徘徊。漫说鸱,一棹归湖去,任秋老琴台。
白话文翻译:
经过了二十年的时光,跟随我一起游玩的又有几人呢?我在古地吊唁,酒洒在淮水上,心中愁苦。馆娃宫的井水,曾经的艳丽踪迹令人难以猜测。即使长廊之中,鞋声仍能听到,但我怕勾践会再次归来。粉色的光泽和清澈的灵岩真好,酸风吹来,已经是满身尘埃。然而回首夕阳西下的情景,切莫徘徊。随便说说鸱鸟,我划船归湖去,让秋天老去琴台。
注释:
- 廿年:指二十年。
- 游屐:游玩时所穿的鞋子,这里指跟随自己游玩的人。
- 吊古:怀念过去的事情。
- 酹愁淮:将酒洒在淮水上,表示对古人的怀念与愁苦。
- 馆娃宫:指的是古代的美丽女子,馆娃宫井是一个典故。
- 勾践: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意指历史的重演。
- 粉光腻水:形容水面清澈,光泽如粉。
- 鸱:一种鸟,象征孤独与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1953),字惟岳,号白石,浙江人。他是一位著名的国画家和诗人,以山水画和花鸟画著称,诗词作品风格典雅,常表现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对往昔的怀念,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历史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廿年游屐几人偕”便引入了时间的概念,二十年间的游历,伴随而来的不仅是自然风光的变化,更是人事的迁移与无常。在“吊古酹愁淮”中,诗人将酒洒于淮水,表达了对古人和往昔的哀悼,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中提到的“馆娃宫井”和“勾践重来”则是历史典故的引用,既展现了历史的沉重,又隐含着对未来的无奈。长廊中的“屧响能听得”,听见的只是空荡荡的鞋声,象征着过往的繁华已经不再,留下的只有孤独与思索。
最后几句“但回首夕阳西下,莫徘徊”,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使身处秋日,诗人依然希望勇敢地向前,放下对过去的执念。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在沉重中透出一丝希望,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廿年游屐几人偕:二十年的游历,身边的朋友却少之又少,表明时间的流逝带走了许多陪伴。
- 吊古酹愁淮:在古地吊唁,酒洒于水中,倾诉内心的愁苦。
- 馆娃宫井,艳迹费疑猜:馆娃宫的美丽传说,令人难以捉摸的踪迹,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经消逝。
- 纵使长廊,屧响能听得,怕勾践重来:即使长廊中还有曾经的足音,但对历史的回归充满了忧虑。
- 粉光腻水灵岩好:形容水面清澈,映射着自然的美好。
- 酸风射,已尘埃:秋风吹来,尘埃四起,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但回首夕阳西下,莫徘徊:夕阳西下,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在过去中徘徊。
- 漫说鸱,一棹归湖去,任秋老琴台:最终选择放下,顺其自然,面对秋天的来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洒于水中比作对往昔的怀念。
- 拟人:赋予自然界以情感,如“夕阳西下”。
- 对仗:如“粉光腻水”和“酸风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沉思与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屐:象征陪伴与孤独。
- 淮水:历史的象征,承载着情感的寄托。
- 馆娃宫:美的象征,代表着逝去的青春与繁华。
- 夕阳:时间的象征,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鸱:孤独与离别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关于“廿年游屐几人偕”的意思,下列哪项最准确? A. 二十年间走过很多地方
B. 只有几个人陪伴我游玩
C. 游玩的人数很多
D. 二十年没有人陪伴 -
“酹愁淮”中的“酹”是指什么? A. 洒酒
B. 喝酒
C. 叹息
D. 追忆 -
“纵使长廊,屧响能听得,怕勾践重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忧虑
C. 愤怒
D. 期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描绘春意盎然的景象与人情,而《西施 灵岩怀古》则更倾向于历史的沉思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