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繁阴杂树映汀沙,三伏江天自一家。
欲唤扁舟渡云锦,平铺明镜是荷花。
白话文翻译:
繁茂的树影在沙滩上交错映衬,三伏天的江面与天空浑然一体。
想要呼唤小舟渡过如云锦般的水面,明亮的水面上仿佛铺满了荷花。
注释:
- 繁阴:繁盛的树荫。
- 杂树:多种树木交错生长。
- 汀沙:水边的沙洲。
- 三伏:指夏季最热的时期。
- 渡云锦:形容水面如同云彩般华丽,像锦缎一样。
- 平铺明镜:形容水面平静如镜,反射清晰。
- 荷花:指夏季盛开的荷花,象征着清新与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清纯、高洁,表现了夏季的美丽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錞(约960年-1020年),字子昉,号少儒,宋代诗人,以其温婉细腻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夏季,正值三伏天,诗人通过描写江边夏日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轻松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跋四时景画·夏》是一首描写夏季自然景色的诗作,展现了李錞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诗的开头通过“繁阴杂树映汀沙”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夏日景象,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叶洒在沙滩上,形成了美丽的光影,表现了夏日的热烈与生动。接着,诗人提到“三伏江天自一家”,将江面与天空的界限模糊化,表达了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在后两句中,诗人用“欲唤扁舟渡云锦”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仿佛在召唤一只小舟,伴随着如云锦般的水波,轻轻滑过。最后一句“平铺明镜是荷花”则以荷花作为画面中的亮点,既展示了夏季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新。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繁阴杂树映汀沙:描绘浓密树影在沙滩的映衬,生动展现夏天的自然之景。
- 三伏江天自一家:强调江面与天空的连贯性,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一体感。
- 欲唤扁舟渡云锦:表达诗人对轻松生活的向往,借用舟与水的意象,带出轻快的情感。
- 平铺明镜是荷花:以荷花的盛开来点缀画面,象征着夏季的美丽与清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面比作“云锦”,形象地体现出水面的华丽。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夸张:通过“平铺明镜”来强调水面的平静与清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季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繁阴: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生机。
- 江天:代表自然的广阔与无垠。
- 扁舟:象征着轻松与自由的生活方式。
- 荷花:象征着高洁、纯真的美好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繁阴杂树映汀沙”中“繁阴”指的是什么?
- A. 风
- B. 树影
- C. 沙滩
-
诗中提到的“三伏”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诗人想要“唤扁舟渡云锦”,这里的“扁舟”象征什么?
- A. 劳动
- B. 轻松生活
- C. 战斗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李錞的《跋四时景画·夏》,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强调个人情感的释放,而李錞的作品则细腻温婉,更注重对景物的描绘与内心的平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錞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