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梅》

时间: 2025-01-14 13:15:41

曾看寒花弄寒月,月下横斜袅香雪。

才令诗眼散春愁,已见青青子争结。

梦怀碧脆荐冰盘,细雨江南映远山。

好事园林肯分我,不知尘土在长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看寒花弄寒月,月下横斜袅香雪。
才令诗眼散春愁,已见青青子争结。
梦怀碧脆荐冰盘,细雨江南映远山。
好事园林肯分我,不知尘土在长安。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寒冷的夜晚,欣赏寒花在月光下的摇曳,月下那横斜的花影,散发着清香如雪。刚刚让我将心中的春愁化解,却已看到青青的花朵争相绽放。梦中我怀念那碧绿的菜肴,盛放在冰盘上,细细的春雨洒在江南,映衬着远处的山峦。如此美好的园林景致,怎么能和我分享呢?我不知道在繁华的长安,尘土依然弥漫。

注释:

  • 寒花: 指冬天盛开的花,如梅花。
  • 香雪: 指花香如雪,形容花的清香。
  • 诗眼: 指诗中的关键意象或情感。
  • 青青子: 指春天新生的植物或花朵。
  • 荐冰盘: 比喻盛放食物的冰冷盘子,象征清新与寒冷。
  • 细雨江南: 江南地区的细雨,给人以柔美的印象。
  • 尘土: 指世俗的纷扰和尘埃。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錞,字子真,号清江,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

创作背景:

《消梅》创作于宋代,正值这个时期的士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消梅》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寒冬中梅花的斗志及其与诗人内心的共鸣。开篇即以“寒花弄寒月”引入,形成了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梅花之美的赞美。接着通过“才令诗眼散春愁”来展示梅花带给诗人的情感解脱,表明在寒冷的冬季,梅花依旧可以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然而,随着“青青子争结”的出现,诗人又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花朵的绽放让他感受到生命的勃勃生机。

接下来,诗人通过“梦怀碧脆荐冰盘”和“细雨江南映远山”,描绘了一幅温暖而美好的江南春景,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而最后一句“好事园林肯分我,不知尘土在长安”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失落。他渴望逃离繁华与喧嚣,追求一种更为简单、清新的生活。在这首诗中,李錞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曾看寒花弄寒月:回忆寒冬夜晚,看到梅花在月光下摇曳。
    2. 月下横斜袅香雪:月光下,梅花的影子斜斜地摇曳,散发着清香,如雪般的洁白。
    3. 才令诗眼散春愁:梅花的美丽让诗人的心中春愁稍稍散去。
    4. 已见青青子争结:春天的花朵开始争相绽放,象征生命的回归。
    5. 梦怀碧脆荐冰盘:在梦中想到清新的美食,象征自然的馈赠。
    6. 细雨江南映远山:江南的细雨映衬着远方的山峦,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春景。
    7. 好事园林肯分我:美好的园林景致,诗人感到无缘分享。
    8. 不知尘土在长安:在长安的繁华背后,仍然是尘土与世俗的困扰。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春天的象征。
    • 拟人:梅花似乎在与诗人对话,传递情感。
    • 对仗:诗句间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通过描绘梅花与春景,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意象分析:

  • 寒花: 象征坚韧与清雅,代表着不畏严寒的精神。
  • : 代表宁静、清幽的氛围,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
  • 青青子: 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春天的到来。
  • 细雨: 代表柔美,象征生命的滋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花”主要指什么? A. 梅花
    B. 桃花
    C. 牡丹

  2. 诗人对园林的态度是?
    A. 渴望分享
    B. 无所谓
    C. 感到无缘

  3. 诗中“细雨江南”主要描述了什么?
    A. 暴风雨
    B. 江南的美丽春景
    C. 秋天的萧索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
  • 《春晓》 by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 同样描绘梅花,但更强调梅花的坚韧与高洁。
  • 孟浩然的《春晓》: 侧重于春天的生机,气氛更为轻快。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