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申仲大夫索四亭诗各赋一首 通惠亭》
时间: 2025-01-06 08:59: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通惠亭
作者:周紫芝 〔宋代〕
昔人品淄渑,惠山压东南。
谁知十里隔,通此一勺甘。
初不劳箨龙,漫山走嵌岩。
方池汲清碧,地脉通溶涵。
瓷瓯落飞雪,石鼎鸣风杉。
悬知与佳客,午梦回春酣。
白话文翻译:
古人品味淄渑的美酒,惠山在东南方矗立着。
谁能知道十里之外,竟能通过这一勺甘露相通。
最初并不费力地去捕捉龙笋,漫山遍野都是嵌岩的景象。
方形的池塘汲取清澈的碧水,地脉流通着溶解的涵养。
瓷制的茶碗上落下飞舞的雪花,石鼎在风中发出鸣响。
悬念中与良朋一起,午后的梦中尽情畅饮春光。
注释:
- 淄渑:指淄博和渑池,古代有名的美酒产地。
- 惠山:位于今日的江苏省,古时以美丽的山水而著称。
- 十里隔:形容距离远,实际却能通过一勺甘露相连。
- 箨龙:指竹笋,意为生长在竹子旁。
- 漫山走嵌岩:形容山中到处都是嵌岩的景象。
- 方池:指方形的水池。
- 瓷瓯:瓷制的茶碗。
- 飞雪:形容雪花飘落的景象。
- 石鼎:指石制的鼎形器物。
- 午梦回春酣:形容在午后的梦中畅饮,感受春天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紫芝(约1080-1130年),字子良,号海岳,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其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周紫芝游览通惠亭时的创作,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情的和谐交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通惠亭周边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美酒、山水、友人相聚的向往与珍惜。诗的开头提到古人对淄渑美酒的品味,暗示酒的悠久历史与文化价值,而惠山的高耸则在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自然的雄伟与人文的渊源。接下来的“十里隔”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体悟,虽隔十里,但一勺甘露便能相通,这种意象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也暗含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诗中“漫山走嵌岩”描绘了大自然的原始之美,展现了山间的自由与生机。接着的“方池汲清碧”,则体现了对清新水源的珍视,流露出诗人对纯洁生活的向往。而最后几句中的“瓷瓯落飞雪,石鼎鸣风杉”,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冬天的宁静与友人间的温暖结合在一起,流露出一种恬淡而又温情的氛围。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人品淄渑,惠山压东南:古人对淄渑美酒的品尝,惠山在东南方的雄伟。
- 谁知十里隔,通此一勺甘:远隔十里,却能通过这一勺甘酒相连。
- 初不劳箨龙,漫山走嵌岩:不必费力去采龙笋,山中处处是嵌岩的自然景象。
- 方池汲清碧,地脉通溶涵:方形池塘汲取清澈碧水,地脉流通着自然的滋养。
- 瓷瓯落飞雪,石鼎鸣风杉:瓷碗上落下飞雪,石鼎在风中发出鸣响。
- 悬知与佳客,午梦回春酣:与好友在一起,午后的梦中享受春光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十里隔”隐喻人与自然的距离,强调亲密感。
- 拟人:将清水、飞雪和风声赋予人性,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瓷瓯”与“石鼎”,增强了句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淄渑:象征人文的历史与传统。
- 惠山:代表雄伟的自然景观。
- 甘露:象征纯洁、美好的事物。
- 方池、瓷瓯:代表生活中的美好小物,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 飞雪、风杉:表达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惠山”位于哪个方向? A) 西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南 -
诗中“十里隔”的意义是什么? A) 物理距离
B) 感情的亲近
C) 时间的流逝
D) 自然的隔阂 -
“瓷瓯落飞雪”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答案:
- B) 东南
- B) 感情的亲近
- D) 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周紫芝的《通惠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周紫芝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更注重孤独与宁静的内心体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编辑:王士祯)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