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一》
时间: 2025-01-19 14:49: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养痾慕夷旷,避俗蒙讥诃。
用兹结神交,长年与婆娑。
脩篁不见天,万玉方森罗。
隐几张净琴,共鼓南风歌。
人生要行乐,取乐不必多。
傥无一笑适,奈此风月何。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因身体虚弱而向往那广阔的田园,避开世俗的纷扰,免受他人的讥讽。于是我在这里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年与他们一起在竹林中嬉游。
修长的竹林遮蔽了天空,茂密如万颗璀璨的玉石。
我在静谧的几案上摆放着洁净的琴,和朋友们一起共唱南风之歌。
人生在世应当追求乐趣,享乐并不需要太多。
若是没有欢笑,那面对这风月又能如何呢?
注释
- 养痾:养病,身体虚弱的意思。
- 慕夷旷:向往田园的广阔和悠闲。
- 避俗:避开世俗的纷扰。
- 蒙讥诃:受到别人的讥讽和批评。
- 婆娑:形容轻盈的舞姿或悠然自得的状态。
- 脩篁:修长的竹子。
- 万玉方森罗:形容竹林如同万颗璀璨的玉石般密集。
- 隐几:隐蔽的桌子,指在竹林中放置的桌子。
- 共鼓南风歌:与朋友们一起唱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身心俱疲、寻求内心宁静时,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林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诗中充满了对精神交往的渴望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作者通过描绘竹林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幽静、闲适的生活态度。他在竹间与友人相聚,弹琴歌唱,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与友人共处的情景,诗人因身体虚弱而向往自然,选择在竹林中寻求宁静,避开纷扰的世俗生活。诗中的“脩篁不见天”一语,生动地描绘了竹林的茂密,给人一种天与地隔绝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意境。
后四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强调人生在世应当追求乐趣,即便生活简单也能感受到快乐。最后一句“奈此风月何”,引发读者思考,面对美好的自然与人生,缺少欢笑的生活又有何意义。这种哲理性思考,与诗前的轻松愉悦形成鲜明对比,使整首诗更具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养痾慕夷旷:表达了因病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避俗蒙讥诃:表明诗人选择逃避世俗的压力和讥讽。
- 用兹结神交:通过这种环境,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 长年与婆娑:长年在自然中嬉戏,享受生活。
- 脩篁不见天:描绘竹林的茂密,不见蓝天的景象。
- 万玉方森罗:夸张竹林的繁茂,犹如玉石般美丽。
- 隐几张净琴:在竹林中静静地摆放琴。
- 共鼓南风歌:与友人共同演奏,享受音乐。
- 人生要行乐:强调生活中应追求快乐。
- 取乐不必多:享乐不需要追求数量,简单即可。
- 傥无一笑适:若没有欢笑,生活又有何意义。
- 奈此风月何:面对美好的风月,缺少欢笑又能如何。
修辞手法:
- 比喻:“万玉方森罗”将竹林比作美玉,增强了诗的意象美。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对仗的美感。
- 夸张:对竹林茂密的描绘,增强了意境的深邃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反思,强调人生应当珍惜快乐与友谊,享受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高洁与清雅,代表诗人追求的生活状态。
- 琴:代表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 风月:代表自然的美好,寓意生活中的乐趣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逃避世俗的压力?
A. 旅行
B. 读书
C. 隐居于竹林
D. 参加宴会 -
在诗中,竹林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繁华
B. 贫困
C. 高洁与清雅
D. 繁杂 -
诗中的“南风歌”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音乐风格
C. 诗人的心情
D. 自然的声音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周紫芝的《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与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不过周紫芝更强调友谊与乐趣,而陶渊明则更注重个体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的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陶渊明集》
- 《王维诗集》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