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三子》

时间: 2025-01-02 09:34:15

夫妇死同穴,父子贫贱离。

天下宁有此?

昔闻今见之!

母前三子后,熟视不得追。

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

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

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唤“爷我欲去!

”此语那可思!

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

意思解释

别三子

作者:陈师道 〔宋代〕


原文展示

夫妇死同穴,父子贫贱离。
天下宁有此?昔闻今见之!
母前三子后,熟视不得追。
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
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
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
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
唤爷我欲去!此语那可思!
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
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


白话文翻译

夫妻死后同埋在一个坟墓里,父子因贫贱而离散。
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我曾听闻过,现在亲眼见到了!
母亲在前,三个儿子在后,熟视之下却无法追赶。
唉,何以如此不仁,让我遭遇到这样的境地!
有个女儿刚刚束起头发,就已经知道离别的悲伤。
我在枕边她不肯起身,怕我从此就要离去。
大儿子学着说话,拜见我却胜过衣服,
叫着爷爷我想要走!这话怎么能想得通!
小儿还在襁褓中,抱着母亲的慈爱,
你的哭声依然在耳畔,我对此人情深有知!


注释

  • 同穴:指夫妻死后葬在同一个坟墓中,象征着生死相依。
  • 贫贱离:意指因贫穷和地位低下而使父子分离。
  • 熟视不得追:形容对母亲的目送已无力追赶,表现了无奈和悲伤。
  • 束发:女子初次束起头发,意味着成年,即将面临离别。
  • 襁褓:指婴儿包裹的衣物,象征着幼小无辜的生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字子元,号梦阮,生于南宋。以诗、词、文才兼备著称,尤其在诗歌创作上追求情感真挚与自然清新。其诗风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

创作背景

《别三子》创作于诗人内心遭遇不幸时,表达了对家庭分离的痛苦与无奈。诗中讲述了因生活困境而导致的亲情离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与无情。


诗歌鉴赏

《别三子》是陈师道情感深邃的一首诗,深刻地描绘了因家庭困境而产生的情感裂痕。诗的开篇用冷酷的现实展现了夫妻与父子的分离,展示了生活的残酷与无情。诗人以“夫妇死同穴,父子贫贱离”开头,直接切入主题,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哀。接着,诗人以“昔闻今见之”自言自语,既是对自己遭遇的感叹,也是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在描述家庭成员的离散时,诗人细腻地刻画了母亲和三个孩子的情感状态。特别是“有女初束发”的描写,既是对女儿成长的感慨,也是对即将离别的无奈。在这里,女儿的束发不仅象征着成年,更意味着对未来的未知与即将面临的分离。诗的最后,诗人通过小儿的哭声,传达出母爱的无私与深厚,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使人感受到亲情的珍贵与生命的脆弱。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情感愈发浓烈,深刻地揭示了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夫妇死同穴,父子贫贱离:直接揭示了夫妻与父子之间因贫困而分离的悲惨现实。
  2. 天下宁有此?昔闻今见之!: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现象的震惊与不解,强调了亲情的珍贵。
  3. 母前三子后,熟视不得追:描绘了母亲与三个孩子之间的距离与隔阂,充满无奈。
  4. 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诗人对命运的不满与无奈,表现了人性的悲哀。
  5. 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女儿的束发象征着成长,同时预示着离别的痛苦。
  6. 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表现了母亲对离别的恐惧与不舍,情感细腻。
  7. 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孩子学说话,表现出对父亲的依赖与敬重。
  8. 唤爷我欲去!此语那可思!:孩子的言语让人心碎,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9. 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小儿的无辜与对母亲的依赖形成鲜明对比。
  10. 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结尾强调了母爱的永恒与深刻,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不同家庭成员的情感状态,反映亲情的复杂性。
  • 比喻:用“同穴”隐喻夫妻的生死相依。
  • 拟人:将离别赋予情感,使得离别变得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家庭离散与亲情的脆弱展开,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对家庭的影响。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出对亲情的渴望与对命运的不满,传达出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同穴:象征亲密的关系与生死相依。
  • 束发:象征成长与离别。
  • 襁褓:代表幼小无辜的生命与母爱的庇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夫妇死同穴”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夫妻关系
    • B. 生活的无情
    • C. 社会的和谐
  2. “有女初束发”中的“束发”指的是什么?

    • A. 结婚
    • B. 成年
    • C. 离婚
  3. 诗人对家庭离散的态度是?

    • A. 无奈与悲伤
    • B. 开心与庆祝
    • C. 忽视与冷漠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作品,表达了思乡之情。
  • 《离骚》:屈原的长诗,探讨个人命运与社会的关系。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别三子》都反映了对亲情与故乡的思念,但前者着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后者则聚焦于家庭的离散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陈师道诗文集》
  • 《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别三子》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情感。

相关诗句

夫妇死同穴,父子贫贱离。下一句是什么

天下宁有此?上一句是什么

天下宁有此?下一句是什么

昔闻今见之!上一句是什么

昔闻今见之!下一句是什么

母前三子后,熟视不得追。上一句是什么

母前三子后,熟视不得追。下一句是什么

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上一句是什么

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下一句是什么

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上一句是什么

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下一句是什么

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唤爷我欲去!上一句是什么

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唤爷我欲去!下一句是什么

此语那可思!上一句是什么

此语那可思!下一句是什么

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上一句是什么

夫妇死同穴,下一句是什么

父子贫贱离。上一句是什么

父子贫贱离。下一句是什么

天下宁有此?上一句是什么

天下宁有此?下一句是什么

昔闻今见之!上一句是什么

昔闻今见之!下一句是什么

母前三子后,上一句是什么

母前三子后,下一句是什么

熟视不得追。上一句是什么

熟视不得追。下一句是什么

嗟乎胡不仁,上一句是什么

嗟乎胡不仁,下一句是什么

使我至于斯!上一句是什么

使我至于斯!下一句是什么

有女初束发,上一句是什么

有女初束发,下一句是什么

已知生离悲;枕我不肯起,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