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和吴见山韵)》

时间: 2025-01-07 23:24:37

金井空阴,枕痕历尽秋声闹。

梦长难晓。

月树愁鸦悄。

梅压檐梢,寒蝶寻香到。

窗黏了。

翠池春小。

波冷鸳鸯觉。

意思解释

点绛唇(和吴见山韵)

原文展示:

金井空阴,枕痕历尽秋声闹。梦长难晓。月树愁鸦悄。梅压檐梢,寒蝶寻香到。窗黏了。翠池春小。波冷鸳鸯觉。

白话文翻译:

天空阴沉,枕头上的痕迹已被秋声打扰。梦中难以分辨。月下树影,乌鸦在低声哀鸣。梅花压在屋檐上,寒冷的蝴蝶寻觅着香气而来。窗户上沾满了水汽,翠绿的池塘里春水渐小。冷冷的波涛唤醒了鸳鸯。

注释:

  • 金井空阴:形容天气阴沉,金色的天空被阴云覆盖。
  • 枕痕历尽:指在枕头上留下的痕迹,经过一夜,痕迹依然可见。
  • 秋声闹:秋天的声音喧闹,指秋风或秋雨的声音。
  • 月树愁鸦悄:月光下的树影中,乌鸦显得愁苦而安静。
  • 梅压檐梢:梅花压在屋檐的边缘,暗示冬季的寒冷。
  • 寒蝶寻香到:寒冷的蝴蝶为了找到香气而飞来。
  • 窗黏了:窗户内侧由于冷湿的空气而结露,湿黏的感觉。
  • 翠池春小:春天的池水变得浅小,象征着春天的流逝。
  • 波冷鸳鸯觉:波浪冷冷,唤醒了在水面上安静的鸳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文英(约1090-1156),字文英,号思白,南宋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著称。吴文英的词风多以婉约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的文人雅士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入探讨,吴文英在此背景下,借助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诗歌鉴赏:

《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冬季节的萧瑟和诗人内心的孤寂。开头的“金井空阴”便以视觉传达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通过“枕痕历尽秋声闹”表现出夜晚的梦境被现实打断,梦的朦胧与现实的清晰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情感的复杂性。

接下来,诗人以“月树愁鸦悄”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忧愁的夜晚,乌鸦的哀鸣更是增添了几分凄凉。梅花、寒蝶等意象交织,带来了一种冬季特有的清冷感,窗户上的水汽则暗示着内心的沉闷与郁结。结尾“波冷鸳鸯觉”更是将孤寂推向高潮,鸳鸯的觉醒象征着一种无奈与落寞。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巧妙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词人超凡的艺术才能与深邃的思想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井空阴:开头以“金”字与“空”字描绘出阴沉的天空,给人以压抑感。
  2. 枕痕历尽秋声闹:夜间的梦境被秋天的声音打断,映射内心的不宁与困扰。
  3. 梦长难晓:梦中的情景难以清晰,增强了梦境的模糊感与不确定性。
  4. 月树愁鸦悄:月光下树影与乌鸦的呼唤,营造出忧伤的气氛。
  5. 梅压檐梢:梅花的压迫感与寒冷气息相结合,象征着冬季的严酷。
  6. 寒蝶寻香到:寒冷的天气中,蝴蝶的出现显得格外珍贵与孤独。
  7. 窗黏了:窗户上结露,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沉闷与孤独。
  8. 翠池春小:春水的消退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9. 波冷鸳鸯觉:鸳鸯的觉醒象征着对孤独的反思和内心的清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井空阴”将天空直接与金色的感觉相联系,增强视觉效果。
  • 拟人:乌鸦的低语与蝴蝶的寻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语音的美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冬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空:象征着秋冬的阴沉与萧瑟。
  • 月树:象征着孤独与内心的忧伤。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寒冷。
  • 寒蝶:象征着温柔与脆弱。
  • 鸳鸯:象征着爱情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井空阴”中的“金”字在这里象征什么?

    • A. 光明
    • B. 阴沉
    • C. 秋天
  2. 诗中提到的“寒蝶”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 A. 温暖
    • B. 孤独与脆弱
    • C. 欢乐
  3.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忧伤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宋之问的《渡汉江》

诗词对比

  • 吴文英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吴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感,而李的作品则多了一份对美好记忆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