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山雨初晴,馀寒犹在东风软。
满庭苔藓,青子无人见。
好客不来,门外芳菲遍。
难消遣,流莺声啭。
坐看芭蕉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雨后初晴的场景,空气中依然带着寒意,东风轻柔地吹拂。庭院里的苔藓满布,却无人欣赏那些青葱的嫩芽。虽然春天的花香遍布门外,但好客的朋友却不曾到来,令人感到无聊。只有那流莺的鸣叫声在耳边回响,坐在这里,静静地看着芭蕉叶慢慢展开。
注释:
- 点绛唇:词牌名。
- 山雨初晴:指山中的雨刚刚停下来,空气清新。
- 馀寒犹在:残留的寒气依然存在。
- 东风软:春天的东风温柔。
- 满庭苔藓:庭院中长满了苔藓。
- 青子无人见:嫩芽无人欣赏。
- 好客不来:热情好客的朋友没有来访。
- 芳菲遍:花香遍地。
- 难消遣:难以打发时间。
- 流莺声啭:黄莺在鸣叫。
- 坐看芭蕉展:静坐欣赏芭蕉叶的生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自道,生平与创作背景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词可能写于春季,描绘了雨后春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雨过后的宁静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伤的气氛。开篇“山雨初晴”便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紧接着“馀寒犹在东风软”,将残留的寒意与温暖的春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满庭苔藓,青子无人见”一句,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人欣赏的惆怅。苔藓的生长和嫩芽的出现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但却因缺乏朋友的陪伴而显得孤寂。接下来的“好客不来,门外芳菲遍”,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孤独,尽管外面的春色宜人,却因无友共赏而倍感无趣。
最后一句“坐看芭蕉展”则带有一种静谧的美,诗人选择坐下来,静静地看着芭蕉叶的生长,似乎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自得。这种对自然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把控。
整首词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与对自然美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细腻,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雨初晴:描绘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
- 馀寒犹在:指雨后仍有寒意,暗示春季的变幻。
- 东风软:形容春风的温柔,带来生机。
- 满庭苔藓:庭院的苔藓生机盎然,表现春天的气息。
- 青子无人见:嫩芽无人欣赏,反映孤独。
- 好客不来:友人未至,增添了孤寂感。
- 门外芳菲遍:门外花香四溢,形成对比。
- 难消遣:无聊的时光难以打发。
- 流莺声啭:鸟鸣声响起,打破宁静。
- 坐看芭蕉展:静坐观赏自然,寻求内心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互映衬。
- 拟人:流莺的鸣叫似乎在与诗人对话,增添生动感。
- 对仗:如“好客不来”和“门外芳菲遍”形成对比,增强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春雨后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孤独之间的辩证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雨:象征自然的变化,带来新的生机。
- 东风:代表春天,象征温暖与希望。
- 苔藓:象征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 青子:嫩芽的生长,象征新的开始。
- 流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芭蕉:代表宁静与优雅,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开头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变化?
- A. 雨后初晴
- B. 风雨交加
- C. 晴空万里
- D. 雪花纷飞
-
诗中提到“满庭苔藓”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诗人的孤独
- C. 朋友的到来
- D. 自然的美丽
-
“流莺声啭”中的“流莺”象征什么?
- A. 友人的到来
- B. 自然的宁静
- C. 春天的生机
- D. 诗人的忧伤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
- 温庭筠《更漏子》:通过夜晚的描绘,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解读:两首词都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