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相见罢凭阑》

时间: 2025-01-01 15:52:55

相见罢凭阑,并坐重关。

熏炉初徙镜台宽。

子石琢成莲叶小,教试麋丸。

画扇翠峰攒,一面霜纨。

别来诗句几曾闲。

杂体江淹三十关首,都写伊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相见罢凭阑,并坐重关。熏炉初徙镜台宽。子石琢成莲叶小,教试麋丸。画扇翠峰攒,一面霜纨。别来诗句几曾闲。杂体江淹三十关首,都写伊看。

白话文翻译: 相见之后,我们倚着栏杆,并肩坐在重重的门关之间。熏香炉刚刚移到宽敞的镜台旁。小巧的子石雕琢成莲叶形状,试着用麋鹿角制成的墨丸。画扇上翠绿的山峰聚集,一面是洁白的丝绢。分别以来,诗句从未闲过。江淹的三十种杂体诗,都写给你看。

注释:

  • 凭阑:倚着栏杆。
  • 重关:重重门关,指深闺或密室。
  • 熏炉:用于熏香的炉子。
  • 镜台:放置镜子的台子。
  • 子石:小石子,此处指用小石子雕琢的艺术品。
  • 麋丸:麋鹿角制成的墨丸,用于研墨。
  • 翠峰攒:翠绿的山峰聚集在一起,形容画扇上的图案。
  • 霜纨:洁白的丝绢。
  • 杂体江淹三十关首:江淹是南朝文学家,擅长写杂体诗,此处指他的三十种杂体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与友人相聚之后的分别时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与友人相聚之后的分别时刻创作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相聚时的温馨场景和分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的“杂体江淹三十关首”,可能是作者在分别时赠予友人的诗作,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相聚时的温馨场景和分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中“相见罢凭阑,并坐重关”描绘了相聚时的亲密场景,而“熏炉初徙镜台宽”则通过细节描写增添了生活的温馨感。后文提到的“子石琢成莲叶小,教试麋丸”和“画扇翠峰攒,一面霜纨”则通过具体的物品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和美的追求。最后,“别来诗句几曾闲”和“杂体江淹三十关首,都写伊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见罢凭阑,并坐重关:描绘了相聚时的亲密场景,倚着栏杆并肩坐在重重的门关之间,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私密的氛围。
  2. 熏炉初徙镜台宽: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生活的温馨感,熏香炉刚刚移到宽敞的镜台旁,增添了生活的舒适感。
  3. 子石琢成莲叶小,教试麋丸:通过具体的物品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小巧的子石雕琢成莲叶形状,试着用麋鹿角制成的墨丸。
  4. 画扇翠峰攒,一面霜纨:通过画扇上的图案和洁白的丝绢,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
  5. 别来诗句几曾闲: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分别以来,诗句从未闲过,一直致力于诗歌创作。
  6. 杂体江淹三十关首,都写伊看:通过提到江淹的三十种杂体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这些诗作都写给友人看,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子石琢成莲叶小”,将小石子比喻成莲叶,形象生动。
  • 拟人:如“熏炉初徙镜台宽”,将熏炉拟人化,仿佛它是有生命的,能够移动。
  • 对仗:如“相见罢凭阑,并坐重关”,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具体的物品描写,展现了相聚时的温馨场景和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凭阑:倚着栏杆,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私密的氛围。
  • 重关:重重门关,指深闺或密室,增添了生活的舒适感。
  • 熏炉:用于熏香的炉子,展现了生活的温馨感。
  • 子石:小石子,此处指用小石子雕琢的艺术品,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 麋丸:麋鹿角制成的墨丸,用于研墨,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
  • 翠峰攒:翠绿的山峰聚集在一起,形容画扇上的图案,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 霜纨:洁白的丝绢,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相见罢凭阑”中的“凭阑”指的是什么? A. 倚着栏杆 B. 坐在椅子上 C. 站在门口 D. 躺在床上

  2. 诗中“子石琢成莲叶小”中的“子石”指的是什么? A. 小石子 B. 大石子 C. 玉石 D. 宝石

  3. 诗中“杂体江淹三十关首”中的“江淹”是谁? A. 唐代诗人 B. 宋代诗人 C. 南朝文学家 D. 清代文学家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彝尊的其他诗作,如《桂枝香·赠别》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特点。
  • 江淹的杂体诗,如《别赋》等,可以了解南朝文学家的创作风格。

诗词对比:

  • 朱彝尊的《卖花声·相见罢凭阑》与江淹的《别赋》对比,可以了解不同朝代文学家的创作风格和主题思想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收录了朱彝尊的全部诗作,可以全面了解他的诗歌创作。
  • 《江淹集》:收录了江淹的全部作品,可以了解南朝文学家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