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宜娇》
时间: 2025-01-01 15:20:1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百宜娇
作者: 袁绶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剪柳风柔,养花雨细,催就几番春讯。弹指流光,惊心往事,早是踏青期近。秋千倦倚,恰镇日慵翻唐韵。试轻衫重又装棉,馀寒无奈犹蕴。芳径里落红成阵。日影转回廊,绿窗人困。燕蹴帘钩,莺啼栏曲,不管愁萦方寸。深深院宇,乍梦觉绣屏香烬。恁新来瘦减桃花,钏环宽褪。
白话文翻译:
春风轻柔,细雨滋润,传来几次春天的消息。时光如指间流逝,往昔的回忆令人心惊,踏青的时节已然临近。秋千上懒懒依靠,正好在这慵懒的日子里翻看唐诗。试穿轻薄的衣衫,却又要加上棉衣,余寒依旧让人感到无奈。芳香的小径上,落花成阵。阳光的影子在回廊转动,绿窗前的人困倦不已。燕子轻轻敲打帘钩,黄莺在栏杆上鸣唱,不管心中愁苦的纠缠。深深的院落里,刚刚醒来,梦中绣屏的香烬仍然留存。如今我日渐消瘦,桃花的钏环也变得宽松了。
注释:
- 剪柳:修剪柳树,象征春天的到来。
- 春讯:春天的消息。
- 弹指流光:形容时光飞逝。
- 踏青:春天外出游玩。
- 秋千:一种玩具,象征悠闲的生活。
- 唐韵:唐代诗词的风韵。
- 余寒:春季尚存的寒意。
- 芳径:芬芳的小道。
- 燕蹴帘钩:燕子轻轻撞击窗帘的钩子。
- 梦觉:从梦中醒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绶,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体现出清代文人对自然、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感和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百宜娇》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柔和与生活的慵懒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往昔的回忆。诗的开头部分,剪柳、养花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随之而来的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指间的流光仿佛带走了许多美好的往事。
接下来的秋千、唐韵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对传统文化的眷恋。诗中的“恰镇日慵翻唐韵”,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唐诗的热爱,也透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似乎在享受着春日带来的暖意。而“余寒无奈犹蕴”,则让人感受到季节变换中的微妙,余寒尚存,仿佛在提醒人们对时间的珍惜。
后面的描写中,落红、日影、燕子、莺啼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在深深的院落中,刚刚醒来,似乎仍沉浸在梦境中,留恋着那份宁静与美好。最后一句“恁新来瘦减桃花,钏环宽褪”,则在对春天的美好感慨中透出一丝无奈,反映了时光流逝与生活变迁的现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剪柳风柔,养花雨细:春天的温柔风和细雨滋养着万物。
- 催就几番春讯:春天的气息频频传来。
- 弹指流光,惊心往事:时间如指间的光影般迅速流逝,往昔的回忆让人心痛。
- 早是踏青期近:春天已临近,正是踏青的时节。
- 秋千倦倚,恰镇日慵翻唐韵:在秋千上懒懒依靠,悠闲地翻看唐诗。
- 试轻衫重又装棉:试着穿薄衣,却又要加上棉衣,感叹余寒。
- 馀寒无奈犹蕴:春寒仍存,让人感到无奈。
- 芳径里落红成阵:小径上落花成阵,春天的美丽景象。
- 日影转回廊,绿窗人困:阳光的影子在回廊中移动,人们在绿窗前感到困倦。
- 燕蹴帘钩,莺啼栏曲:燕子轻轻敲打窗帘,黄莺在栏杆上鸣唱。
- 不管愁萦方寸:不在乎心头的愁苦。
- 深深院宇,乍梦觉绣屏香烬:深院中刚醒来,梦中香烬仍存。
- 恁新来瘦减桃花,钏环宽褪:如今我日渐消瘦,桃花的钏环也变得宽松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弹指流光”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燕蹴帘钩”、“莺啼栏曲”,赋予燕子和黄莺以生动的形象。
- 对仗:如“剪柳风柔,养花雨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与往昔的追忆,情感真挚而富有层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春天、柔美。
- 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秋千:象征悠闲的生活。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希望。
- 梦: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百宜娇》的作者是?
- A. 袁绶
- B. 李白
- C. 杜甫
- D. 苏轼
-
诗中提到的“踏青”是什么意思?
- A. 春游
- B. 打猎
- C. 种花
- D. 钓鱼
-
诗中“秋千倦倚”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悠闲
- D. 忧伤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同样表现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自然的细腻描写。
-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袁绶及其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