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山》

时间: 2025-01-04 10:29:14

岩岩路径入空蒙,中有幽人旧日宫。

野草败垣供暮雨,断碑古木管秋风。

山川融结千年秀,天地包笼一世雄。

从此不须高索价,高名过眼总飘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室山
作者:汪元量 〔宋代〕

岩岩路径入空蒙,中有幽人旧日宫。
野草败垣供暮雨,断碑古木管秋风。
山川融结千年秀,天地包笼一世雄。
从此不须高索价,高名过眼总飘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少室山的幽静和壮丽。诗人沿着崎岖的山路走入空蒙的云雾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位住在这里的隐士,似乎是曾经的宫殿遗址。荒野的杂草和破败的围墙在傍晚的雨中显得格外凄凉,断裂的碑石和古老的树木则在秋风中低吟。山川的美丽在千年间交融成秀丽的风光,天地间包容着一代代的英杰。从今往后,不再追求高昂的名利,因为那些名声只不过是过眼云烟,随风而逝。

注释:

  • 岩岩:形容山路陡峭。
  • 空蒙:形容云雾弥漫,朦胧的样子。
  • 幽人:隐居的人,常指高洁的隐士。
  • 败垣:破败的围墙。
  • 暮雨:傍晚的雨。
  • 断碑:残破的碑石,象征历史的沧桑。
  • 古木:古老的树木,常用于象征岁月的沉淀。
  • :指低声吟唱或吹奏。
  • 高索价:追求名利。
  • 飘蓬: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荡,形容名声短暂而不可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山水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汪元量游历少室山时,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少室山在历史上以其幽静和隐士文化而闻名,成为文人墨客寻求心灵宁静之地。

诗歌鉴赏:

汪元量的《少室山》是一首意境深远的山水诗,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在开篇,诗人以“岩岩路径入空蒙”描绘了崎岖的山路,给人一种进入神秘世界的感觉,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接着提到的“幽人旧日宫”,则将隐士的生活与历史遗迹相结合,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

在后续的描写中,诗人以“野草败垣供暮雨”的意象,表现出自然界的沧桑与人类活动的短暂。那些荒草和破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似乎在提醒人们对生命的珍惜与对历史的反思。诗句“断碑古木管秋风”更是通过古木和破碑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凄凉与怀旧的情绪,仿佛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孤寂。

在最后两句,诗人直面名利的虚幻,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的追求:“从此不须高索价,高名过眼总飘蓬。”这句可以看作是对世俗追求的反思,表现出对名声与财富的淡漠,强调了精神世界的丰盈与自在。整首诗在清幽的自然描写中融入哲理,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岩岩路径入空蒙:山路陡峭、崎岖,步入朦胧的云雾中,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2. 中有幽人旧日宫:隐士的身影隐约可见,似乎是曾经的宫殿遗址,体现了历史的厚重。
  3. 野草败垣供暮雨:荒草与破败的围墙在暮雨中显得凄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4. 断碑古木管秋风:断裂的碑石和古老的树木在秋风中低吟,传达出一种伤感的气氛。
  5. 山川融结千年秀:山川景色在千年间形成的秀丽风光,展现了自然的伟大与持久。
  6. 天地包笼一世雄:天地间包容了多少英雄豪杰,体现了人类的渺小与伟大。
  7. 从此不须高索价:不再追求名利,强调内心的宁静。
  8. 高名过眼总飘蓬:名声如蓬草般随风而逝,表明对名利的无奈与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名声比作飘蓬,强调其短暂性。
  • 拟人:古木“管秋风”,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意境。
  • 对仗:如“山川融结千年秀,天地包笼一世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追求,展现了隐士文化的深远影响。

意象分析:

  • 岩岩路径:象征着人生旅途的艰难与探索。
  • 幽人:代表隐士,追求清净自在的生活方式。
  • 败垣:象征历史的沧桑与衰败。
  • 秋风:传递出季节变换与生命短暂的哲思。
  • 高名:象征世俗的名利,表现出对其的反思与否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幽人”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隐士
    C. 皇帝

  2. “高名过眼总飘蓬”中的“飘蓬”是比喻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名声的虚幻
    C. 自然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暮雨”主要表现了什么情绪? A. 快乐
    B. 伤感
    C. 激昂

答案:

  1. B. 隐士
  2. B. 名声的虚幻
  3. B. 伤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 《山居秋暝》:王维的作品,表现山水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少室山》 vs. 《登高》
    • 两首诗都描绘山水的美,但《少室山》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淀和名利的反思,而《登高》则强调人生的孤独与感慨。汪元量的作品中隐士的形象更为突出,反映出隐逸文化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