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原郡公赵福王挽章
大王无起日,草木尽伤悲。
生在太平世,死当离乱时。
南冠流远路,北面幸全尸。
旧客行霜霰,呼天泪湿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平原郡公赵福王的哀悼。诗中写道:大王的去世没有预兆,草木都因他的死而感到悲伤。他生于太平盛世,却在动乱之时离世。南方的冠冕流落在远方,北方能够幸存全尸。旧日的朋友在寒霜中行走,呼天而泣,泪水湿透了他的袖子。
注释
- 大王:指赵福王,平原郡公的称号。
- 无起日:没有预兆的日子,指去世的突然。
- 草木尽伤悲:草木因大王的去世而感到悲伤。
- 南冠:古代士大夫的帽子,象征身份和地位。
- 北面幸全尸:指希望能完整地埋葬,反映出对死者的尊重。
- 旧客:指老朋友。
- 霜霰:比喻艰苦的环境,表达朋友的心情。
典故解析
“南冠流远路”暗示了赵福王的身世和地位的沦落,流亡于外,象征着国家动乱带来的悲惨命运。“旧客行霜霰”则描绘出对往日朋友的怀念与惋惜,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感慨与对故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元量,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赵福王去世之际,表达了对他的悼念和对当时动荡局势的无奈与悲痛,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赵福王的深切哀悼。诗的前两句通过“大王无起日,草木尽伤悲”展现了大王的去世对自然界带来的悲痛,隐喻其身后留下的空虚和悲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比,描绘了大王生死之间的巨大反差,他生于太平盛世,却在离乱之时去世,体现了命运的无常与残酷。最后两句“旧客行霜霰,呼天泪湿麾”通过旧友的悲痛呼喊,传达出失去的无法挽回和对往昔的追忆,情感真挚而浓烈。整首诗不仅是对个体的哀悼,更是对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王无起日:指大王去世没有任何预兆,表现突然。
- 草木尽伤悲:自然界的悲伤象征着人们对大王的哀悼。
- 生在太平世:大王的生前生活在安定的时代。
- 死当离乱时:去世时正是国家动乱之际,形成鲜明对比。
- 南冠流远路:象征地位的丧失与流亡的无奈。
- 北面幸全尸:希望能够安葬,体现对逝者的尊重。
- 旧客行霜霰:老朋友在悲伤中行走,反映出社会的动荡。
- 呼天泪湿麾:悲痛的呼喊与泪水,表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草木因人去世而“伤悲”,有拟人化的效果。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诗歌的音乐感。
- 排比:情感层层递进,表达出深刻的哀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赵福王的哀悼,反映了人们在历史变迁中面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故人的沉重怀念,表现了对和平年代的珍惜和对动乱时局的痛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木:象征生命和自然,反映对逝者的哀悼。
- 南冠:象征身份与地位,体现逝者的高贵与沦落。
- 霜霰:象征艰难困苦的环境,传达朋友的悲痛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大王”指的是谁?
- A. 汪元量
- B. 赵福王
- C. 南宋皇帝
- D. 旧客
-
诗中提到的“草木尽伤悲”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 D. 疲惫
-
“南冠流远路”中的“南冠”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流亡
- C. 身份和地位
- D. 友谊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乱的感慨与哀伤。
- 李白《静夜思》:通过思念表达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对比:
- 汪元量的《平原郡公赵福王挽章》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在动乱时期表达对逝者和国家的哀痛,但汪元量更侧重于个体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汪元量诗集解析》
- 《诗词的艺术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