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妄想如冰已尽消,
朱颜日向镜中凋。
玉关万里曾投笔,
草市三家却负樵。
弱水古来无路到,小山岁晚有人招。
吾庐寂寂何须笑,君看闲僧住退寮。
白话文翻译
妄想就像冰雪一样已经消融,
红颜在阳光下渐渐凋零。
曾经在万里之外的玉关挥笔作诗,
如今在草市三家却只能背负柴草。
古来弱水无路可通,小山岁末却有人招呼。
我的茅庐寂静无声,何必嘲笑?
你看那闲僧住在退寮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妄想:指虚幻的幻想或不切实际的想法。
- 朱颜:指红润的面庞,形容年轻美貌。
- 玉关:指古代边关,象征远行或边塞生活。
- 草市:指乡村市场,形容生活的平凡。
- 弱水:古代传说中的一条河,象征无法到达的地方。
- 招:招呼,邀请。
典故解析
- 玉关和弱水是古代文学中常用的意象,代表着遥远的地方和无法到达的理想。
- 朱颜凋零反映了时光易逝和青春流逝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元,号天池,南宋诗人,主攻诗词,尤以五言诗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事的反思,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破家亡之时,诗人怀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意象的对比与情感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青年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开头两句以“妄想”与“朱颜”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仿佛是对青春的叹息。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回忆起曾经的壮志与豪情,然而如今却只能背负柴草,暗示着人生的无奈和无常。
接下来的“弱水古来无路到”表达了对理想的失望与追寻的艰难,而“小山岁晚有人招”则在孤独中透露出一丝温暖,似乎在表达对人际关系的渴望。最后两句回归到自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哲思,表达了对人生、青春和理想的复杂情感,体现出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妄想如冰已尽消:妄想已如冰雪般消融,暗示理想的破灭。
- 朱颜日向镜中凋:红颜日渐凋零,表现时光带来的无情。
- 玉关万里曾投笔:曾在远方的边关挥笔,象征着追逐理想的豪情。
- 草市三家却负樵:如今只能在小市场中忙碌,体现现实的琐碎。
- 弱水古来无路到:古代传说中的弱水无路可通,象征理想的遥不可及。
- 小山岁晚有人招:在岁末的山上仍有人招呼,表现孤独中的一丝温暖。
- 吾庐寂寂何须笑:我的茅庐虽然寂静,何必嘲笑他人。
- 君看闲僧住退寮:看那闲僧在退寮中,表达一种超然与淡泊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象征:弱水、朱颜等意象,象征着理想与青春的流逝。
- 拟人:以“招”表现人际间的温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的追寻与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妄想:象征幻梦与理想。
- 朱颜:象征青春与美好。
- 玉关:象征远方的理想与追求。
- 弱水:象征无法实现的理想。
- 小山:象征生活的平凡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妄想如冰已尽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弱水”象征着__。
-
判断题:诗人对现实生活持积极的态度。(对/错)
答案
- C
- 无法实现的理想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妄想》和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反思,但刘克庄更显沉郁与哲思,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