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丁评事宅秋夜宴集
作者: 柳中庸 〔唐代〕
翠幕卷回廊,银灯开后堂。
风惊拥砌叶,月冷满庭霜。
绮席人将醉,繁弦夜未央。
共怜今促席,谁道客愁长。
白话文翻译:
在丁评事的宅邸里,翠色的帷幕卷起了回廊,银色的灯光照亮了后面的厅堂。
秋风吹动着台阶上的落叶,寒冷的月光洒满了庭院的霜。
华丽的席子上,宾客们即将醉酒,悠扬的琴声在夜晚中回荡。
大家相聚在此,谁又能说客人心中愁绪绵绵呢?
注释:
- 翠幕: 形容帷幕的颜色,表示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和清新的感觉。
- 银灯: 指明亮的灯光,象征着夜晚的温暖和热闹。
- 风惊拥砌叶: 风吹动落叶,形象描绘秋天的景象,增强了夜晚的孤寂感。
- 月冷满庭霜: 反映出秋夜的寒冷,月光和霜的结合渲染了宁静的氛围。
- 绮席: 华美的席子,象征着宴会的奢华。
- 繁弦: 指弦乐器的美妙声音,象征着宴会的欢乐。
- 促席: 暗指聚会,强调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确提及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宴会的描写以及对秋夜情景的刻画,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季节变化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中庸,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以清新婉约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夜的宴会,诗人在此时与友人欢聚,抒发了对秋天景色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惜。唐代是一个文人聚集、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在宴席中感受到的愉悦与孤独交织,恰恰体现了当时士人的心境。
诗歌鉴赏:
《丁评事宅秋夜宴集》是一首充满了秋夜气息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宴会的热闹与秋夜的清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首联的“翠幕卷回廊,银灯开后堂”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温馨而华丽的场景,灯光下的欢聚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然而,随后的描写却将气氛转向了孤寂,尤其是“风惊拥砌叶,月冷满庭霜”,突显了秋夜的寒冷与落寞。
随着诗歌的深入,作者描绘了宾客即将醉酒的场景,“绮席人将醉,繁弦夜未央”,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似乎又流露出一丝对过往时光的惆怅。最后一句“共怜今促席,谁道客愁长”则将主题升华,表达了在欢乐之中难免会有些许愁绪,但在此刻,大家都在享受这一份短暂的团聚,感受着彼此的温情。
整首诗以清新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出人们在欢聚时刻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幕卷回廊:描绘宴会的环境,生动展现出一个温馨的聚会场所。
- 银灯开后堂:进一步渲染了氛围,银色的灯光让人感到温暖。
- 风惊拥砌叶:秋风拂过,落叶纷飞,增添了秋夜的宁静感。
- 月冷满庭霜:月光洒满庭院,显现出冷峻的秋夜景象。
- 绮席人将醉:宾客们在酒席上,气氛热烈。
- 繁弦夜未央:乐声悠扬,夜晚似乎还未结束。
- 共怜今促席:大家在此欢乐相聚,珍惜眼下的时光。
- 谁道客愁长:在欢聚之中,谁又会去想那愁苦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灯”象征着温暖与光明。
- 拟人:如“风惊”,使自然景物拥有了情感。
- 对仗:上下联对称,如“翠幕”与“银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秋夜情景的感慨,通过欢聚与孤独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幕:象征着生机与美好。
- 银灯:代表着温暖与光明。
- 风与叶:象征着秋天的变化与无常。
- 月与霜:反映出夜晚的清冷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翠幕”指的是什么颜色?
- A. 蓝色
- B. 绿色
- C. 红色
- D. 黄色
-
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悲伤
- B. 欢聚
- C. 愁苦
- D. 忘却
-
“月冷满庭霜”中“霜”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
- B. 寒冷
- C. 快乐
- D. 忧愁
答案:
- B. 绿色
- B. 欢聚
- B. 寒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月夜情景,但更侧重于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 《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的思乡情,与《丁评事宅秋夜宴集》的欢乐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唐代诗人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丁评事宅秋夜宴集》,体会其中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