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岩》

时间: 2025-01-04 08:00:12

那得空山月半轮,天将绝境验诗人。

古今来往知多少,底事流传略未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岩 赵蕃 〔宋代〕

那得空山月半轮,天将绝境验诗人。 古今来往知多少,底事流传略未闻。

白话文翻译:

在空旷的山中,月亮只露出半轮,仿佛是上天特意用这绝美的景色来考验诗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来来往往,但为何这首诗的流传却如此稀少,几乎无人知晓。

注释:

  • 空山:指人迹罕至的山林。
  • 月半轮:形容月亮只露出一半,形成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景象。
  • 绝境:极美的景色,这里指月岩的独特景观。
  • 验诗人:考验诗人的才华和感受力。
  • 古今来往:指自古至今,无数人经过这里。
  • 底事:为何,为什么。
  • 流传略未闻:指这首诗的流传非常有限,几乎无人知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月岩》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水时,被月岩的独特景色所触动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月岩的幽静美景,并通过“天将绝境验诗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诗中透露出一种孤独和超脱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艺术的独特见解。

诗歌鉴赏:

这首《月岩》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月图景,通过“空山月半轮”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诗中的“天将绝境验诗人”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体现了诗人对创作的自我要求和挑战。后两句“古今来往知多少,底事流传略未闻”则透露出一种对诗歌流传的忧虑和对艺术价值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那得空山月半轮:诗人描绘了一个空旷的山中,月亮只露出半轮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2. 天将绝境验诗人:诗人认为这是上天用这绝美的景色来考验他的诗才和感受力。
  3. 古今来往知多少:诗人思考自古至今,有多少人来来往往,经过这里。
  4. 底事流传略未闻:诗人疑惑为何这首诗的流传却如此稀少,几乎无人知晓。

修辞手法:

  • 比喻:“月半轮”比喻月亮只露出一半,形成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景象。
  • 拟人:“天将绝境验诗人”将自然景色拟人化,赋予其考验诗人的意义。
  • 对仗:“古今来往知多少,底事流传略未闻”通过对比古今和流传的情况,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月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对诗歌流传的忧虑和对艺术价值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空山:象征着孤独和宁静。
  • 月半轮:象征着神秘和幽静。
  • 绝境:象征着极美的景色和考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月半轮”指的是什么? A. 月亮只露出一半 B. 月亮完全看不见 C. 月亮非常明亮 答案:A

  2. 诗人认为“天将绝境验诗人”是什么意思? A. 自然景色考验诗人的才华 B. 诗人在考验自然景色 C. 诗人在欣赏自然景色 答案:A

  3. 诗中的“底事流传略未闻”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诗歌流传的忧虑 B. 诗人对诗歌流传的自信 C. 诗人对诗歌流传的无所谓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幽静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景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赵蕃的《月岩》都描绘了山中的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宁静感受,而赵蕃的诗则更多体现了对艺术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