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时间: 2025-01-06 12:23:09

独坐清天下,专征出海隅。

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

组练明秋浦,楼船入郢都。

风高初选将,月满欲平胡。

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

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

戎虏行当剪,鲸鲵立可诛。

自怜非剧孟,何以佐良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坐清天下,专征出海隅。
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
组练明秋浦,楼船入郢都。
风高初选将,月满欲平胡。
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
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
戎虏行当剪,鲸鲵立可诛。
自怜非剧孟,何以佐良图。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坐在清澈的天下,专心征伐海角的敌人。
九江之地都是猛虎,三郡之地的珍珠尽数归来。
秋浦的训练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楼船正驶向郢都。
风声高亢,刚开始选择将领,月光明亮,正欲平定胡人。
杀气弥漫千里,军声震动九个区域。
白猿对此剑术感到羞愧,黄石借助兵符来助战。
敌人必将被剪除,鲸鲵也可以被诛杀。
我自怜不是剧孟,如何能辅助良好的计划?

注释

  • 清天下:指清明的天下,象征和平。
  • 九江皆渡虎:九江地势险峻,形容敌人如猛虎,战斗激烈。
  • 三郡尽还珠:三郡的珍宝归还,象征胜利。
  • 组练明秋浦:训练有素的军队在秋浦集结。
  • 戎虏:指敌人、侵略者。
  • 鲸鲵:此处比喻强大的敌人或巨兽。
  • 剧孟:指战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体现了英雄的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作品以豪放、清丽著称,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国家强盛、边疆安宁的阶段。李白以其豪情壮志,抒发了对国家征战的关注,以及对胜利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作为一位诗人对战争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他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征战场景,表现出内心的豪情与对国家的忠诚。开头的“独坐清天下”,即显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关注。他在诗中描绘了战争的紧迫感与杀伐之气,使用“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等句子,营造出一种紧张激烈的气氛。

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自我反省的情感。在“自怜非剧孟,何以佐良图”一句中,李白对自己能力的自省显示了他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自我价值的质疑。他渴望成为一名能够为国效力的将领,却又感到自身的局限。

整体上,李白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激情,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个人价值与历史责任,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士人的抱负与困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坐清天下”:诗人独自坐在清明的世界中,体现出一种孤独与思考。
  2. “专征出海隅”:专心于征伐海角的敌人,表现出强烈的战斗精神。
  3. “九江皆渡虎”:九江如猛虎般凶猛,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残酷。
  4. “三郡尽还珠”:胜利归来,象征着对敌人的征服。
  5. “组练明秋浦”:军队的训练有序,显示出战斗的准备。
  6. “楼船入郢都”:描绘了水上作战的场景,富有动感。
  7. “风高初选将”:选择将领的紧迫感,象征着战争的来临。
  8. “月满欲平胡”:明亮的月光下,诗人渴望平定胡人。
  9. “杀气横千里”:杀气四溢,体现出战争的紧张氛围。
  10. “军声动九区”:军队的声势震动四方。
  11. “白猿惭剑术”:以白猿自谦,表现出对武艺的敬畏。
  12. “黄石借兵符”:借助历史名将的力量,象征着对力量的依赖。
  13. “戎虏行当剪”:决心消灭敌人。
  14. “鲸鲵立可诛”:比喻敌人如鲸鲵般强大,也应被诛杀。
  15. “自怜非剧孟”:自我反省,渴望成为像剧孟那样的英雄。
  16. “何以佐良图”:对自己能力的质疑,反映了内心的挣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敌人比作猛虎,增强了威胁感。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夸张:如“杀气横千里”,加强了战争的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个人能力的反思,展现了他作为士人的理想与追求,渴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天下:象征和平与宁静。
  • 猛虎:象征敌人的强大与危险。
  • 楼船:象征战争的准备与行动。
  • 杀气:象征战争的残酷与紧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的号是什么?
    A. 青莲居士
    B. 皓月居士
    C. 云间居士

  2. “九江皆渡虎”中的“虎”指代什么?
    A. 友军
    B. 敌人
    C. 自然灾害

  3. 诗中提到的“剧孟”是谁?
    A. 唐代诗人
    B. 战国时期的著名将领
    C. 一位历史学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写战争与边疆的诗作。
  • 杜甫的《兵车行》:反映战争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李白的诗更加关注个人英雄主义与战争的紧迫感,而王之涣则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传》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