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调·其三
作者: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名花的美丽和其所带来的欢愉,花儿与国君相互倾慕,令人陶醉。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春风的怨恨,因其带来的离愁别绪,使人不得不独自倚靠在沉香亭的栏杆上。
注释:
- 名花:指的是美丽的花朵,象征着美好事物。
- 倾国:形容花的美丽能够使国家倾倒,暗指花的魅力。
- 长得:意为“常常得到”或“经常享有”。
- 君王:指的是皇帝,诗中描绘的是他对美丽花卉的欣赏。
- 解释:春风让人感到无尽的怨恨。
- 沉香亭:亭名,特指一种香气芬芳的木材,象征着优雅和情感的寄托。
典故解析:
- “倾国”:这个词常用来描述美女的倾城倾国之貌,通常涉及到政治背景下的权力与美的结合。
- “沉香亭”:沉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料,古代文人常用沉香来形容高雅的环境和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豪放,才情横溢。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尤其以描写自然、人生哲理和豪放情怀著称。
创作背景:
《清平调》系列诗是李白为歌唱舞妓而作,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诗通过花的美丽与君王的欣赏,展现了爱与美的关系。
诗歌鉴赏:
《清平调·其三》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首联通过“名花倾国”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花儿的美丽仿佛能使整个国家倾倒,显示出李白对美的推崇。接着提到“长得君王带笑看”,不仅表现了君王对花的喜爱,也暗示着美丽事物能带来愉悦与欢乐。然而,后两句则转变了基调,表达了对春风的无尽怨恨,似乎在指责春风带来的离愁别绪,让人感到孤独和忧伤。最后一句“沉香亭北倚阑干”,描绘了诗人倚靠在亭子栏杆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富有层次感,既有对美的赞美,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体现了李白在艺术表现上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名花倾国两相欢:美丽的花朵使得国家倾倒,花与国君之间的欢愉相互映衬。
- 长得君王带笑看:国君常常带着笑容欣赏这些花,传达了对美的追求与享受。
- 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带来的不仅是温暖,还有无尽的怨恨,暗示着对离愁的感慨。
- 沉香亭北倚阑干:诗人独自倚靠在亭子栏杆上,显得孤独而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美丽比作国君的欢愉,强调了美的力量。
- 拟人:春风被赋予情感,表达了对其变幻无常的怨恨。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花的美丽和春风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李白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细腻描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名花:象征着美丽与青春。
- 君王:代表权力与欣赏。
- 春风:象征着新生和希望,但也带来伤感。
- 沉香亭:高雅的环境,暗示情感的寄托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名花倾国”中“倾国”意指什么?
A. 国家倾倒
B. 美丽的花朵
C. 君王的欢愉
D. 离愁别绪 -
“沉香亭北倚阑干”中,诗人是在表达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无奈
D. 愤怒 -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春天
B. 美丽的花
C. 君王
D. 离愁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平调·其一》:同样是李白的作品,展现了对美的不同角度的描绘。
- 《长恨歌》:白居易的作品,探讨了爱情与悲剧。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在描写人生感慨时的风格不同,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浪漫,而杜甫则常表现出沉重与忧虑。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突显了对家人的思念与国事的忧虑,与李白的轻松愉悦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