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前蜀主王建永陵 壬午》
时间: 2025-01-19 15:28: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中残霸西郊路,宣华梦空铜辇。
儒有操椎,郎能发冢,零落玉凫金盌。
年年麦饭。问苔卧麒麟,遗民谁见。
砍尽冬青,野台月黑饿鸱怨。
匆匆十国换了,夕阳禾黍地,梼杌徵遍。
草昧英雄,寻常巷陌,争似惠陵遗殿。
灵旗暮捲。走伏腊村翁,尚馀芳荐。
太息侵堧,瓦旁苍鼠窜。
白话文翻译
在眼中只剩下西郊的残破道路,宣华的梦已经空无一物,铜辇早已无用。
儒生有着高洁的操守,年轻人能在古冢中发掘历史,零落的玉凫和金盌已不再闪耀。
年复一年,只能吃着麦饭。问那苔藓上卧着的麒麟,遗民们又有谁见过?
冬青树被砍尽,黑夜中的野台上,饥饿的鸱鸮在怨恨。
匆匆之间,十国已更替,夕阳照在禾黍的田野上,梼杌的亡灵随处可见。
那些草莽中的英雄,在寻常的巷陌中,怎能比得上惠陵的遗殿?
灵旗在黄昏中被卷起,走出村庄的老翁,仍旧留有芳香的祭品。
不禁叹息,蚕食田园,瓦旁的苍鼠窜逃。
注释
- 残霸:指残余的统治或势力。
- 宣华:古代的名车,象征权势;梦空意指失去权势后的空虚。
- 操椎:指儒生的高洁操守。
- 玉凫金盌:象征珍贵的事物已不复存在。
- 苔卧麒麟:意为苔藓上卧着的神兽,象征遗民对往昔的追忆。
- 砍尽冬青:表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 十国:指中国历史上分裂时期的十个政权。
- 惠陵:指王建的墓,象征历史的荣耀与现实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庞俊,近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历史变迁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壬午年,正值历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故国的回忆与现实的叹息,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台城路》通过对西郊道路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力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宣华梦空铜辇”象征着昔日的辉煌已成空梦,而“冬青被砍尽”则反映了对自然和历史的破坏。诗人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描绘,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失望。
诗中提到的“遗民”与“英雄”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那些曾经的英雄如今在寻常巷陌中迷失,而惠陵的遗殿则象征着历史的荣耀与现实的对比,令人感伤。不仅如此,诗人对老翁与苍鼠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与对历史的沉痛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眼中残霸西郊路:描绘了一条残破的道路,暗示着历史的衰败。
- 宣华梦空铜辇:权势的象征已成空梦,表达失落感。
- 儒有操椎:儒生的高洁操守。
- 郎能发冢:年轻人能够追溯历史,发掘古迹。
- 零落玉凫金盌:珍贵的事物已不复存在。
- 年年麦饭:生活的贫乏与单调。
- 问苔卧麒麟:对往昔的追忆与遗憾。
- 遗民谁见:遗民的悲惨处境无人关心。
- 砍尽冬青:对自然的破坏与悲叹。
- 野台月黑饿鸱怨:黑暗中饥饿的鸟儿在哀怨。
- 匆匆十国换了:历史的更迭与变迁。
- 夕阳禾黍地:夕阳下的田野,象征着繁荣的过去。
- 梼杌徵遍:亡灵的踪迹随处可见。
- 草昧英雄:草莽中的英雄失落。
- 寻常巷陌:平凡的街巷,象征普通人的生活。
- 争似惠陵遗殿:与历史的辉煌相比,现实的无奈。
- 灵旗暮捲:黄昏中的灵旗,象征着历史的消逝。
- 走伏腊村翁:老翁走出村庄,象征着记忆的延续。
- 尚馀芳荐:仍留有祭品的芬芳,寄托着对历史的追忆。
- 太息侵堧:无奈的叹息,表现对现实的沉重感受。
- 瓦旁苍鼠窜:苍鼠的窜逃,象征着不安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宣华梦空铜辇”,用铜辇比喻权势的消逝。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月黑饿鸱怨”,赋予动物以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哀叹,揭示了人们在历史变迁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郊路:象征历史的遗迹与沧桑。
- 铜辇:权力与繁华的消逝。
- 麦饭:生活的贫乏。
- 苔卧麒麟:对往昔的追忆与神话的消逝。
- 冬青:自然的破坏与对美好的向往。
- 灵旗:历史的消逝与记忆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宣华”象征了什么?
A. 富贵的梦
B. 平常的生活
C. 自然的美 -
“十国换了”指的是?
A. 一个国家的更替
B.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
C. 社会的安定 -
“苔卧麒麟”意指?
A. 物华天宝
B. 遗民的悲哀
C. 生活的贫困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探讨历史与人生的感慨。
- 《春望》:杜甫,表现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庞俊与杜甫的诗作,二者均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但庞俊更侧重于对具体历史的追忆,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近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