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时间: 2025-01-06 09:19:31

晴江弥弥,郊原渺渺,一望青芜萧索。

高楼无处可伤春,料春在、篱边墙角。

枝嫌绿重,絮怜风软,满帐春云浓扑。

千红扫地敢关情,且留取、三花两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晴江弥弥,郊原渺渺,一望青芜萧索。
高楼无处可伤春,料春在篱边墙角。
枝嫌绿重,絮怜风软,满帐春云浓扑。
千红扫地敢关情,且留取三花两萼。

白话文翻译

晴朗的江面上水波荡漾,郊外的原野一片渺茫,远望去青色的芜杂草木显得萧索。高楼上没有地方可以寄托对春天的伤感,想必春天只藏在篱笆边和墙角处。树枝觉得绿得过于浓重,轻柔的风对飘浮的花絮怜惜,满屋子的春云浓厚地扑来。千朵红花纷纷落地,谁敢再去关心这些情感,且留下一些花瓣和花萼在这里吧。

注释

字词注释

  • 弥弥:形容水面波荡不离,表示广阔的样子;
  • 渺渺:形容空间的广阔和模糊;
  • 青芜:青色的杂草;
  • 伤春:对春天的感伤;
  • 篱边墙角:隐喻春天的存在不易被发现;
  • 枝嫌绿重:树枝觉得颜色太浓;
  • 絮怜风软:风轻柔,花絮在风中轻轻飘扬;
  • 千红扫地:无数的红花落在地上,形容春花的凋零;
  • 三花两萼:留下一些花和花萼,表达惜春之情。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春”是中国文学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生机、希望与美好,但也常常与离别、感伤相连。诗中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生于20世纪,现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善于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鹊桥仙》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鹊桥仙》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开篇的“晴江弥弥,郊原渺渺”,给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视觉感受,仿佛置身于一幅春日的山水画中。诗人通过“高楼无处可伤春”的句子,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惋惜,似乎在说,即便身处繁华高楼,也难以触及那份春日的柔情。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将春天的存在隐喻为“篱边墙角”,暗示春天的美好往往被忽视,甚至在繁华的背后隐藏着孤独与凋零。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枝头,描绘出“枝嫌绿重,絮怜风软”,此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了对春风与花絮的眷恋。

最后的“千红扫地敢关情,且留取三花两萼”,用生动的意象来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珍惜,虽知春花终将凋零,但仍希望能留下一些美好的记忆。这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既有对春天的热爱,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江弥弥,郊原渺渺,一望青芜萧索:描绘了晴朗的江面与宽广的郊原,展现了春日的自然景色,但“青芜萧索”又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2. 高楼无处可伤春,料春在篱边墙角:表达了在繁华的高楼中对春天的感伤,春天似乎只存在于不起眼的角落。
  3. 枝嫌绿重,絮怜风软,满帐春云浓扑:树枝因绿得太浓而感到不满,轻柔的风轻抚着飘落的花絮,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春日氛围。
  4. 千红扫地敢关情,且留取三花两萼:无数红花落地,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不舍,留下几朵花瓣作为纪念。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枝嫌绿重”,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春天的美好与凋零相联系,形成强烈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感伤,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晴江:象征着清新与宁静;
  • 青芜: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但也暗示了无情的时间;
  • 高楼:象征着繁华与孤独的对立;
  • 春云: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柔情;
  • 千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晴江弥弥”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A. 温暖的阳光
    B. 广阔的水面
    C. 繁华的城市

  2. 诗中提到的“高楼无处可伤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热爱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自然的崇拜

  3. “千红扫地敢关情”中的“扫地”指的是什么?
    A. 花落地
    B. 花开
    C. 花谢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 杜甫《春望》:对春天的感慨与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陈永正《鹊桥仙》 vs 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诗均表现了对春天的欣赏与情感的留恋,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陈永正则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传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流派与风格》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