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时间: 2025-01-06 09:47:26

路回远港,烟沈绝岸,谁为临流小住。

溅裙飞浪总无情,更夜渡、芙蓉风雨。

怨禽惊起,痴龙睡未,两桨冲波难去。

鸱夷一舸几时归,但和得、江头潮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鹊桥仙》

路回远港,烟沈绝岸,谁为临流小住。
溅裙飞浪总无情,更夜渡芙蓉风雨。
怨禽惊起,痴龙睡未,两桨冲波难去。
鸱夷一舸几时归,但和得江头潮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船行江河的画面,路途遥远,河港回旋,烟雾弥漫在岸边,谁会在水边稍作停留呢?裙摆被浪花溅起,显得无情,夜晚在风雨中渡过芙蓉河。怨恨的鸟儿被惊起,沉醉的龙舟尚未苏醒,两只桨在波涛中难以前行。鸱夷的船只何时才能归来,只能随江水的潮起潮落而浮沉。

注释:

  • 路回远港:指道路迂回而遥远,船只在江河中行驶。
  • 烟沈绝岸:烟雾笼罩着遥远的岸边,意境朦胧。
  • 临流小住:在水边稍作停留。
  • 溅裙飞浪:浪花溅起,裙子被水打湿,形容与水的亲密接触。
  • 芙蓉:指芙蓉花,常用作美丽的象征。
  • 怨禽:指受到惊扰的鸟。
  • 痴龙:形容船只安静地停留在水面。
  • 鸱夷一舸:比喻远行的船只,鸱夷为古代地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永正,现代诗人,以其清新优美的词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情,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水乡的景色,寄托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鹊桥仙》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水乡的独特风情。整首诗以舟行于水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在水边的心境。开篇便以“路回远港”引出远行的倦意,接着描绘出烟雾缭绕的江边,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悠远的意境。“溅裙飞浪”则通过细致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与自然的亲密互动,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后半部分通过“怨禽惊起,痴龙睡未”展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鸟儿的惊慌与船只的静止形成鲜明对比,暗含着一种无奈与思念。最后一句“但和得江头潮怒”则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音韵上也保持了优美的流畅性,使得读者在欣赏意境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音乐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路回远港:描绘行程的艰辛,暗示心灵的归属感缺失。
  2. 烟沈绝岸:营造出一种神秘、幽远的氛围。
  3. 谁为临流小住:表现对过客的思考与孤独感。
  4. 溅裙飞浪总无情:展现与自然的互动,反映出生活的无情。
  5. 更夜渡芙蓉风雨:描绘夜晚渡河的艰辛,象征着不安与动荡。
  6. 怨禽惊起:鸟的惊慌暗示了内心的焦虑。
  7. 痴龙睡未:船只的静止与心的迷茫形成对照。
  8. 两桨冲波难去:表达了对前路的无奈与挣扎。
  9. 鸱夷一舸几时归:对归乡的渴望和无尽的等待。
  10. 但和得江头潮怒:结束的无奈与对时光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痴龙”形象化船只的状态。
  • 拟人:将自然景象(鸟、浪)赋予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称之美,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江河与舟行,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体现了对归属感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远港:象征着人生的目标与归属。
  • 烟沈:代表着迷茫与不确定性。
  • 飞浪:象征着生活的波动与无常。
  • 鸱夷:古代的地名,隐喻归乡的渴望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路回远港”意指: A. 旅行的愉快
    B. 行程的艰辛
    C. 水流的平静

  2. “怨禽惊起”中的“惊起”是指: A. 鸟儿飞翔
    B. 鸟儿被惊动
    C. 鸟儿归巢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轻松愉悦
    B. 迷茫与无奈
    C. 欢快与激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生活的感慨,但更具女性细腻的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叙述了对月的思念,主题虽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人生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陈永正相关文集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