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其四》
时间: 2025-01-06 07:39: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更筹渐尽,帘钩犹挂,翠被香消谁爇。
见时也只是寻常,才不见便增悲咽。
月华照罢,雁声啼过,懒把恨词重阅。
梦魂夜夜隔妆台,料还是相思未切。
白话文翻译:
筹码渐渐用尽,帘子还挂着,翠绿色的被子香气已消散,究竟是谁点燃的呢?见面时只是平常,刚一分开就增添了悲伤的泪水。月光照过,雁声啼鸣,懒得再去翻看那些恨意的诗句。梦中的灵魂每夜隔着妆台,想来还是对彼此的思念没有减轻。
注释:
- 更筹渐尽:筹码用尽,暗指情感的消耗。
- 帘钩犹挂:帘钩仍然挂着,象征着未曾完全离别的情感。
- 翠被香消谁爇:翠被香气消散,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逝去。
- 见时也只是寻常:见面时无特别之感,指平常的相处。
- 悲咽:悲伤的哭泣。
- 月华照罢:月光照过之后,暗示时间的流逝。
- 懒把恨词重阅:懒得再去读那些充满怨恨的诗句,反映情绪的疲惫。
- 梦魂夜夜隔妆台:每晚梦中的灵魂隔着妆台,暗示对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士彪,清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见长。他的诗词常探讨爱情、思念和离别等主题。
创作背景:
《鹊桥仙 其四》是其代表作之一,写于清代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刻体悟和对别离的无奈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鹊桥仙 其四》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对爱情的思念和离别后的悲伤。诗中通过对物象的描写,如“翠被”、“月华”、“雁声”,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尤其是“梦魂夜夜隔妆台”,展现出一种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尽管身处于现实的隔阂中,心灵却依然紧密相连。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情感丰富,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仿佛可以体会到那种在夜深人静时的孤寂与缠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更筹渐尽:表达了情感的消逝和对爱的渴望逐渐减弱。
- 帘钩犹挂:象征着依恋和未完的情感。
- 翠被香消谁爇:用翠被的香气消散比喻美好时光的过去。
- 见时也只是寻常:指出生活中的平淡无奇,却在别离时感到特别的悲痛。
- 月华照罢,雁声啼过: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声音交织,令人感到孤独。
- 懒把恨词重阅:表达了对往昔的回忆,不愿再次触碰那些痛苦的记忆。
- 梦魂夜夜隔妆台:展现出梦境与现实的隔阂,强烈的思念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翠被香消”暗喻爱情的消逝。
- 拟人:月华、雁声似乎具有人性,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与悲伤,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难以割舍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被:象征着温暖的爱情或美好的回忆。
- 月华:象征着孤独与思念的情绪。
- 雁声:暗示离别与思念的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翠被”象征什么? A. 温暖的爱情
B. 伤心的回忆
C. 友谊 -
“梦魂夜夜隔妆台”中“妆台”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隔离
C. 思念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友情
B. 离别与思念
C. 自然
答案:1.A,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对比李煜的《虞美人》,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离别的痛苦,但李煜的词更显豪放,而俞士彪则显得更为细腻和含蓄。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俞士彪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