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大雨 以上二首见静齐至正直记卷三,》

时间: 2025-01-04 12:04:47

城中黑潦,村中黄嘹,人都道天瓢翻了。

出门溅我一身泥,这污秽、如何可扫。

东家壁倒,西家壁倒,窥见室家之好。

问天工还有几时晴,天虽近俚俗,然非深於今乐府者不能作也。

咏其词旨,盖亦有深意焉,岂非三百篇之后,其讽刺之遗风耶。

此闻诸亡友杨大同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鹊桥仙 大雨》

城中黑潦,村中黄嘹,人都道天瓢翻了。出门溅我一身泥,这污秽如何可扫。东家壁倒,西家壁倒,窥见室家之好。问天工还有几时晴,天虽近俚俗,然非深於今乐府者不能作也。咏其词旨,盖亦有深意焉,岂非三百篇之后,其讽刺之遗风耶。此闻诸亡友杨大同云。

白话文翻译:

在城市里是黑色的积水,乡村中则是黄色的泥泞,人人都说天上的瓢翻了。出门时溅了一身的泥,这污秽怎能清扫干净呢?东边的房屋倒了,西边的房屋也倒了,可以看到里面的情景。问问天工还要多久才会放晴,尽管天的样子很平常,但不是那些深刻的乐府作品无法作出的。吟咏它的词意,确实有其深远的意义,难道不是三百篇诗歌之后的讽刺遗风吗?这是我从已故友人杨大同那里听来的。

注释:

  • 黑潦:黑色的积水,指雨后城市积水的情景。
  • 黄嘹:黄色的泥泞,形容乡村的泥泞。
  • :指的是天上的云,形象地比喻雨水的倾泻。
  • 污秽:指的是身体沾上的泥污,隐喻社会的混乱。
  • 东家、西家:指邻居的房屋,表现出社会的普遍困境。
  • 天工:指自然的变化,问天工就是在询问天气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宋代诗歌繁荣,尤其在词方面,出现了许多流派和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雨季,社会动荡,民生艰难。诗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鹊桥仙 大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城镇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世的思考。开篇描述城市与乡村的积水和泥泞,生动地展现了雨后的困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以“出门溅我一身泥”表达了个人遭遇的无奈,进一步引申至社会的污秽与混乱。

诗中通过“东家壁倒,西家壁倒”的描写,表现出普遍的灾难,暗示社会的动荡不安。问天工还有几时晴,展现了对未来的期盼和无奈。诗人在此不仅表达了对天气的感慨,更深刻地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思考。

最后,诗人提到乐府的深远意义,呼应了对现实的讽刺,表明了诗歌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世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城中黑潦,村中黄嘹”:对比城市与乡村的情景,强调自然灾害的普遍性。
    • “人都道天瓢翻了”:比喻雨水倾泻,形象生动。
    • “出门溅我一身泥,这污秽如何可扫”:表达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愤慨。
    • “东家壁倒,西家壁倒”:邻里之间的普遍遭遇,深化了社会危机的表现。
    • “问天工还有几时晴”: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上的云比喻为瓢,加深了自然的形象。
    • 对仗:如“东家壁倒,西家壁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灾害引发的社会混乱,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批判。

意象分析:

  • 黑潦:象征城市的混乱与悲惨。
  • 黄嘹:乡村的泥泞,反映了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天工:象征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黑潦”是指什么?

    • A. 城市的积水
    • B. 乡村的泥泞
    • C. 天上的云
    • D. 房屋的倒塌
  2. “东家壁倒,西家壁倒”表达的是什么?

    • A. 个人的痛苦
    • B. 社会普遍的困境
    • C. 天气的变化
    • D. 诗人的思维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 《静夜思》李白:表现了对家国的思念与社会的关怀。

诗词对比

  • 对比《春望》与《鹊桥仙 大雨》: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但《春望》更加侧重于家国情怀,而《鹊桥仙 大雨》则更多关注于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