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间举“金风玉露相逢”之曲,因赋)》

时间: 2025-01-06 09:29:06

诗非漫与,酒非无算,都是悲秋兴在。

与君觞咏欲如何,画不就、新凉境界。

微云抹月,斜河回斗,隐隐奇奇怪怪。

刚风九万舞瑶林,甚些少、人间利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诗词名称: 鹊桥仙(间举“金风玉露相逢”之曲,因赋)
作者: 韩淲 〔宋代〕

诗歌内容:
诗非漫与,酒非无算,都是悲秋兴在。
与君觞咏欲如何,画不就新凉境界。
微云抹月,斜河回斗,隐隐奇奇怪怪。
刚风九万舞瑶林,甚些少人间利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不是随意写的,喝酒也不是没有理由,都是因为秋天的悲情引发的。
与您共饮吟咏该如何呢?画面却无法表达出这份新的凉意。
细微的云彩遮住了明月,斜斜的河流像斗转星移,隐约间透出奇妙的景象。
清风在九万里高空中舞动着瑶林,何必在乎人间的得失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漫与:随意、无目的的意思。
  • 觞咏:觞指酒杯,咏指吟唱。
  • 新凉境界:新的清凉的意境。
  • 微云抹月:细微的云彩遮住月亮。
  • 斜河回斗:斜斜的河流在夜空中弯曲,像斗转星移一样。
  • 刚风九万舞瑶林:强劲的风在九万里高空中舞动着瑶林。

典故解析:

  • 金风玉露:源自古代诗歌中秋天的美好意象,象征着清爽的风和露水,常用于寄托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淲,字士元,号清虚,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代,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天,诗人借助秋天的悲情,表达对友情与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与超然。

诗歌鉴赏:

《鹊桥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秋季的感慨与人生的哲思。诗的开头就点明了酒与诗的关系,强调情感的真实与深刻。诗人以“悲秋兴在”引入主题,展示了在秋季的萧瑟中所引发的思考。接着,诗人提到与友共饮的情景,意在通过饮酒吟咏,寻找心灵的寄托与共鸣。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微云抹月”和“斜河回斗”描绘出一幅优美而幽远的秋夜图景,既有动感又有静谧,表现出一种奇妙的氛围。最后一句“甚些少人间利害”则是对人世纷扰的超脱,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内心平和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深邃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传递出一种既悲伤又宁静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非漫与,酒非无算:强调诗歌的创作并非随意,饮酒也有其理由,暗示情感的深厚。
  • 都是悲秋兴在:都源于秋天的萧条与伤感,揭示了秋季带来的情绪。
  • 与君觞咏欲如何:与友人共饮吟咏,探讨诗歌的表达方式。
  • 画不就新凉境界:画面无法完全展现出秋天的新凉境界,表达了难以言喻的感受。
  • 微云抹月,斜河回斗:描绘秋夜的自然景象,充满了诗意。
  • 隐隐奇奇怪怪:景象微妙而奇特,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刚风九万舞瑶林:清风在高空中舞动,传达出一种自由的感觉。
  • 甚些少人间利害:对人世间的得失心态表示淡然,体现了诗人的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微云抹月”用云彩来比喻情感的遮掩。
  • 拟人:如“刚风九万舞瑶林”,赋予风以行动。
  • 对仗:如“新凉境界”与“诗非漫与”,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人间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世俗利害的超脱,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思考。
  • :象征着友谊与情感的寄托。
  • 云与月:象征着思念与难以言述的情感。
  • 风与林: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鹊桥仙》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韩淲
    C) 杜甫

  2. 诗中“微云抹月”描绘了什么意象?
    A) 秋天的萧瑟
    B) 友谊的珍贵
    C) 自然的变化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世俗利害的追求
    B) 对友情与人生的思考
    C) 对自然的无知

答案:

  1. B) 韩淲
  2. A) 秋天的萧瑟
  3. B) 对友情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韩淲的《鹊桥仙》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现了对秋天的感慨,但李白更强调思乡之情,而韩淲则更关注内心的哲思与淡然。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韩淲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