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其十一 十二月山家词,和钱舍人葆酚、董孝廉苍水》
时间: 2025-01-01 11:38:3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渔家傲 其十一 十二月山家词
作者: 唐芑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奕奕奇花飞六出。
帘前飘洒疏还密。
榾柮地炉围斗室。
凝眸白。
方圆到处成圭璧。
晚起松斋呵冻笔。
千山玉琢供吟臆。
俗虑尘襟烹茗涤。
添寒色。
山茶红映经霜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山家景象:奇异的花瓣轻轻飘落,窗帘前的雪花时而稀疏时而密集,火炉温暖着小屋,白雪皑皑的景象让人凝望;四周的山川如同美玉般晶莹剔透。作者晚起于松林书斋,手握冻笔,千山的美景供我吟咏,尘世的烦恼在煮茶中得以洗净,增添了几分寒意,山茶花的红色映衬着霜后的橘子。
注释:
- 奕奕:形容光辉灿烂的样子。
- 奇花:指稀奇的花卉。
- 帘前:窗帘前面,指室内的景象。
- 榾柮:一种木材,通常用来生火。
- 凝眸:凝神注视。
- 方圆:比喻事物的形态和状态。
- 松斋:指松树环绕的书斋。
- 呵冻笔:用嘴呼气以温热冰冷的笔。
- 千山玉琢:形容山的美丽如同玉石雕琢而成。
- 俗虑尘襟:形容世俗的烦恼与气息。
- 山茶红:山茶花的颜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芑(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冬季,描绘了作者在山中隐居的生活,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反映了清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渔家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季山家的宁静与美丽。开篇的“奕奕奇花飞六出”以生动的意象引入,令人仿佛置身于雪花纷飞的场景中。接着,诗人描绘了从窗帘前看去的雪景,既有寒冷的疏密变化,又有温暖的炉火相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冬日的独特韵味。
“千山玉琢供吟臆”一句,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情怀。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吟诗作对的乐趣,显得格外悠然自得。最后两句“添寒色,山茶红映经霜橘”,用色彩的对比表现出冬日的生机与温暖,让人感受到即使在寒冷的季节,仍有生命的气息。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清代文人追求清净和隐居生活的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奕奕奇花飞六出”:奇异的花在雪中飞舞,生动描绘了雪花的轻盈。
- “帘前飘洒疏还密”:窗帘前的雪花时而稀疏时而密集,体现了冬季的变化。
- “榾柮地炉围斗室”:火炉围绕着小屋,温暖的感觉与寒冷的外部形成对比。
- “凝眸白”:凝视着白色的雪景,诗人沉静的心境得以体现。
- “方圆到处成圭璧”:四周的山川宛如美玉,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壮美。
- “晚起松斋呵冻笔”:诗人在松林中的书斋晚起,呼气温暖冰冷的笔,表现出一种随性。
- “千山玉琢供吟臆”:千山如玉,供我吟咏,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俗虑尘襟烹茗涤”:煮茶洗去俗世烦恼,表现出对世俗的超然。
- “添寒色,山茶红映经霜橘”:色彩对比,山茶花与橘子的相映,增添了冬日的生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川比作玉,形象生动。
- 对仗:如“疏还密”、“寒色”、“山茶红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凝眸”赋予自然以情感色彩。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的宁静,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奇花:象征冬日的美丽与珍奇,表现了自然的韵味。
- 雪:冬季的象征,体现了寒冷与宁静。
- 火炉:温暖的象征,代表着内心的安宁。
- 山川:象征自然的壮丽与永恒,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山茶红:生命的象征,展现了冬日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奕奕奇花飞六出”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A. 雨
B. 雪
C. 风
D. 雾 -
“千山玉琢”中的“玉”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石材
C. 一种颜色
D. 一种动物 -
诗中提到的“山茶红”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冬天
C. 夏天
D. 秋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冬夜读书示子聿》郑燮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唐芑的《渔家傲》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写,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都有着浓厚的个人色彩,但表现手法和主题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