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谣》

时间: 2025-01-01 18:09:23

红玉。

几度照花银蜡烛。

麝云檀雾温燠。

旧屏经雨绿。

梦中记传天曲。

沸帘筝语促。

沈郎频缓腰束。

散珠量满斛。

意思解释

归国谣

作者: 陈洵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红玉。几度照花银蜡烛。麝云檀雾温燠。旧屏经雨绿。梦中记传天曲。沸帘筝语促。沈郎频缓腰束。散珠量满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归国的情景与感受。红玉般的烛火几次照耀着花朵,银色的蜡烛闪烁着光芒。空气中弥漫着麝香和檀香,温暖而舒适。旧屏风上因经雨而变得青翠欲滴。我在梦中记得那传来的天上乐曲,帘子后传来的筝声急促,沈郎频频缓缓地束起腰带,仿佛散落的珠子能装满一斛。


注释:

  • 红玉: 比喻烛火的色泽,红色的烛光如同红玉般温暖。
  • 银蜡烛: 指用银制成的蜡烛,象征着奢华与光辉。
  • 麝云: 指麝香的气味,如云般轻盈。
  • 檀雾: 指檀香的气味,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 旧屏: 指旧时的屏风,经历风雨依然青翠。
  • 天曲: 指天上的乐曲,暗示美好的回忆与梦境。
  • 沸帘筝语促: 描绘筝声急促的情景,可能暗示着急切的情感。
  • 沈郎: 可能是诗中某位重要人物的代称。
  • 散珠量满斛: 比喻丰富的情感或物质,象征珍贵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歌风格多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为主,常表达归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洵归国途中,受到思乡情绪的影响,借景抒情,展现对故土的眷恋。


诗歌鉴赏:

《归国谣》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归国旅途中的种种情感。诗的开头以“红玉”与“银蜡烛”引入,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奢华的氛围,暗示着归国的喜悦与期待。接着“麝云檀雾温燠”的描写,营造出舒适的环境,使人感受到归乡的宁静与安逸。

“旧屏经雨绿”中的“屏”字,既是一种物象的呈现,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积淀。诗中“梦中记传天曲”则让人联想起故乡的美好回忆,仿佛在诉说着久远的情感与美好期望。

诗的后半部分“沸帘筝语促”则显示出一种急切的情感,可能是对未来的憧憬或是对当下的珍惜。最后“散珠量满斛”更是通过生动的比喻,传达出丰富而珍贵的情感,体现出归国的满满期待与幸福。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细腻,情感层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玉: 以烛火的色彩引入,象征温暖与光明。
  2. 几度照花银蜡烛: 描述烛光照耀花朵的情景,营造出浪漫气氛。
  3. 麝云檀雾温燠: 通过嗅觉的描写增强空间的温馨感。
  4. 旧屏经雨绿: 旧屏风经过雨水的洗礼,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
  5. 梦中记传天曲: 遇见美好回忆,传达对故乡的思念。
  6. 沸帘筝语促: 传递出一种急切感,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待。
  7. 沈郎频缓腰束: 体现人物的细腻情态与个人情感。
  8. 散珠量满斛: 以珠子比喻珍贵的情感,表达丰富内涵。

修辞手法:

  • 比喻: “红玉”、“银蜡烛”比喻温暖的光亮与奢华。
  • 拟人: “梦中记传天曲”,使梦境生动化。
  • 对仗: “麝云檀雾”与“旧屏经雨”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国的喜悦,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珍惜。


意象分析:

  • 红玉: 象征温暖、亲切。
  • 银蜡烛: 代表光明与奢华。
  • 麝云檀雾: 体现舒适、温馨的环境。
  • 旧屏: 代表时间的沉淀与回忆。
  • 天曲: 象征美好的过往与情感的寄托。
  • 散珠: 传达珍贵的情感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归国谣》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洵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红玉”是指什么? a) 一种宝物
    b) 烛火的颜色
    c) 一种花
    d) 一种酒

  3. “旧屏经雨绿”中的“经雨”说明了什么? a) 旧屏风经历了风雨
    b) 旧屏风全新
    c) 旧屏风被遗弃
    d) 旧屏风变色

答案:

  1. b) 陈洵
  2. b) 烛火的颜色
  3. a) 旧屏风经历了风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商隐《夜雨寄北》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 同样表达思乡之情,但更倾向于对亲情的思念。
  • 《夜雨寄北》: 通过雨夜的描写,展现离愁别绪,与《归国谣》的期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