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梅归马上戏作》

时间: 2024-09-19 21:15:42

江路疏篱已过清,月中霜冷若为情。

不如折向金壶贮,画烛银灯看到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看梅归马上戏作
江路疏篱已过清,
月中霜冷若为情。
不如折向金壶贮,
画烛银灯看到明。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江边的小路和稀疏的篱笆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月光下的霜气令人感到寒冷,仿佛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不如将梅花折向金壶中保存,点燃蜡烛和银灯,享受明亮的夜晚。

注释

  • 江路:指江边的小路。
  • 疏篱:稀疏的篱笆。
  • 过清:形容清晨时分,光线明亮。
  • 月中霜冷:在月光下的霜气,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 金壶:用金属制成的壶,象征珍贵。
  • 画烛银灯:点燃的蜡烛和银色的灯,象征温暖和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充满了对国家的关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看梅归马上戏作》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与无奈。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诗中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意境深远,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江边,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内心的感慨。前两句“江路疏篱已过清,月中霜冷若为情”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现出清晨的清新与寒冷,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若为情”更是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后两句“不如折向金壶贮,画烛银灯看到明”则转入了对梅花的珍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重。通过“金壶”和“银灯”的意象,诗人强调了对生活中美丽瞬间的留恋与向往。整首诗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路疏篱已过清:描绘清晨时分,江边的小路和篱笆显得明亮而清新。
  2. 月中霜冷若为情:月光下的霜气令人感到寒冷,似乎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
  3. 不如折向金壶贮:不如将梅花折向金壶中保存,表达了对梅花的珍惜。
  4. 画烛银灯看到明:点燃蜡烛和银灯,享受明亮的夜晚,象征着温暖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冷比作情感,生动地传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 对仗:如“画烛银灯”与“折向金壶”,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留恋,以及在寒冷的环境中仍然渴望温暖与光明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 金壶:象征珍贵,代表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 蜡烛与银灯:象征温暖与光明,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路疏篱”主要描述了什么样的环境? A. 清晨的宁静
    B. 夜晚的喧闹
    C. 雨天的湿润
    答案:A

  2. 诗人提到的“金壶”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珍贵的事物
    C. 忘却
    答案:B

  3. “月中霜冷若为情”中“霜冷”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寒冷的孤独
    B. 温暖的团聚
    C. 快乐的相聚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梅花》王安石

诗词对比

陆游的《看梅归马上戏作》与王安石的《梅花》都以梅花为主题,前者更多的是对梅花的珍惜与感慨,而后者则是对梅花坚韧精神的赞美。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却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梅花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