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时留郡归已初夏事六首》
时间: 2025-01-14 03:12: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正是花时坐弗邀,
出门新绿满江臯。
池塘滟滟鸣姑恶,
草树阴阴度伯劳。
宿酒转添胸磊磈,
游丝欲乱鬓萧骚。
西畴昨夜春膏满,
免得人间费桔槹。
白话文翻译:
正是花开的时节,我却没有被邀请,
出门时,新绿已满江边的小山。
池塘波光粼粼,传来姑苏的鸟鸣,
草木遮阴,伯劳鸟在其间穿梭。
宿醉的酒意,愈加让我心中郁结,
空中的游丝,仿佛要乱我的鬓发。
昨夜春雨滋润了田畴,
免得人间白白浪费了桔槹。
注释:
- 花时:指花开盛期,春季的象征。
- 弗邀:没有被邀请。
- 江臯:江边的小山。
- 滟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姑恶:指姑苏的鸟鸣,可能是特指某种鸟类。
- 草树阴阴:形容树木繁茂,阴影重重的景象。
- 伯劳:一种鸟,常常栖息于树木间。
- 宿酒:指宿醉,酒意未消。
- 胸磊磈:形容心中郁结、烦闷的状态。
- 游丝:指空中飘荡的丝线,象征着纷乱的思绪。
- 西畴:西边的田畴。
- 春膏:春天的雨水,象征滋润万物的甘露。
- 桔槹:指一种植物,常用于比喻生活的琐碎与繁杂。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姑苏”,是指江苏省的古称,因其水乡秀丽而闻名。伯劳鸟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宿醉的描写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春天的热爱,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黎廷瑞,字中和,号梅谷,宋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观描写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初夏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余韵与夏日的来临,心中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自我的困惑交织在一起。
诗歌鉴赏:
《花时留郡归已初夏事六首》展现了诗人对春夏交替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层思考。诗的开篇便以“正是花时”引入,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但随即转入“坐弗邀”,表达了一种孤独与被排斥的情感。接着,诗人描绘了出门所见的“新绿满江臯”,既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
“池塘滟滟鸣姑恶”,描绘了水波荡漾与鸟鸣的声音,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机;而“草树阴阴度伯劳”则通过阴影的描写,营造出一幅宁静却又略显压抑的画面。此时,诗人的情感逐渐显露出内心的挣扎——“宿酒转添胸磊磈”,不仅是醉酒后的烦闷,更是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最后两句“西畴昨夜春膏满,免得人间费桔槹”则以春雨滋润田畴为结尾,象征着希望与新生,尽管现实生活中有着种种琐碎与烦恼,春天的滋润仍然带来一丝慰藉。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中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是花时坐弗邀:花开的季节,自己却没有被邀请,暗示孤独。
- 出门新绿满江臯:走出门外,新绿的景象映入眼帘,描绘生机。
- 池塘滟滟鸣姑恶:池塘水波荡漾,鸟鸣声清脆,感受自然的美。
- 草树阴阴度伯劳:草木茂盛,伯劳鸟穿梭其中,体现春天的生机。
- 宿酒转添胸磊磈:宿醉的酒意愈发加重心中的郁结,表现内心烦闷。
- 游丝欲乱鬓萧骚:空中游丝飘荡,似乎要扰乱自己的思绪与发丝。
- 西畴昨夜春膏满:昨夜春雨滋润了田畴,隐喻生活的希望。
- 免得人间费桔槹:暗示生活中琐碎的烦恼与浪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膏”比喻春雨,表现春天的滋润。
- 拟人:如“游丝欲乱”,赋予游丝以情感,表现思绪的纷乱。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无奈,展现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美好与希望。
- 新绿:代表生命的勃发与生机。
- 水波:象征着心中的波动与情感的流动。
- 草树:象征自然的繁茂与生命的延续。
- 游丝:象征纷乱的思绪与内心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伯劳”是指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树 -
“宿酒转添胸磊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烦闷
C. 惆怅 -
诗中的“春膏”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阳光
B. 春天的雨水
C. 春天的花瓣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春天的景象与人生的感慨。
- 李白的《月下独酌》:探讨孤独与内心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黎廷瑞的《花时留郡归已初夏事六首》与杜甫的《春望》,前者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描绘,后者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诗词的美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