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严陵道上杂咏七首
原文展示:
石坛千尽薜萝古,沙径百盘苔藓香。
不是先生求矫世,懒将日月趁人忙。
白话文翻译:
在石坛上,千年古老的薜萝已经繁茂生长,沙石小径上,百折千回的苔藓散发着清香。
这不是因为我像先生那样追求改变世界,而是我懒得去追赶日月的匆忙。
注释:
- 石坛:古代祭祀或祭奠神明的地方。
- 薜萝:一种常见的植物,通常生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象征古老和沧桑。
- 沙径:小路,是由沙石构成的道路。
- 苔藓:生长在潮湿地方的小植物,象征清新与宁静。
- 先生:这里指代那些追求名利、改变社会的人。
- 矫世:改变、矫正世态。
- 懒将日月趁人忙:不愿意追赶时间,不屑于世俗的忙碌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子贞,号士清,晚号云亭,南宋时期的诗人、文人。洪咨夔生平为官,后隐居,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内心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洪咨夔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反思与厌倦。开头两句“石坛千尽薜萝古,沙径百盘苔藓香”描绘了一个静谧、古老而又蕴含生命气息的环境,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常态。薜萝的繁茂和苔藓的芳香,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清新自然的向往。
后两句“不是先生求矫世,懒将日月趁人忙”则传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表明他选择了隐逸的生活。这里的“先生”可理解为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而“懒将日月趁人忙”则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反映了他对人世间纷扰的深刻思考与选择,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石坛千尽薜萝古:描绘石坛上生长的古老薜萝,暗示时间的积淀与历史的厚重。
- 沙径百盘苔藓香:细致描绘了小路上生长的苔藓,营造出一种清幽的自然氛围。
- 不是先生求矫世:表明诗人不愿像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一样去改变社会。
- 懒将日月趁人忙:表达了对追赶时间的无奈与选择,强调了内心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尽薜萝古,百盘苔藓香”,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共鸣。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主题,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薜萝: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表达时间的流逝。
- 苔藓:象征宁静与生机,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 石坛:古老的祭祀之地,暗示人与自然、历史之间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洪咨夔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薜萝”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古老与沧桑
- C) 年轻与活力
-
“懒将日月趁人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积极追求
- B) 超然物外
- C) 为名利奔波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洪咨夔的《严陵道上杂咏七首》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空灵的境界,而洪咨夔则通过古老的石坛和苔藓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两者在主题上异曲同工,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