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桥》
时间: 2024-09-19 21:49: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行擘破黄河出,赑屃翻身沧海立。老龙抱宝正鼾睡,地底黑风吹霹雳。挹之以北斗之枘,瀹之以明月之璧。啜之以太白东坡两谪仙,尚不负乎此山之泉石。
白话文翻译:
太行山如同撕裂了黄河的河床,古老的神兽赑屃翻身立于浩瀚的海洋。老龙正抱着宝物安然入睡,地底的黑风呼啸,仿佛在轰鸣。用北斗的星辰作为酒杯,以明月的光辉作为酒液。连太白和东坡两位被贬的仙人,恐怕也不会辜负这山间的泉水和岩石。
注释:
- 擘破:撕裂、劈开。
- 赑屃: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传说能承载重物。
- 鼾睡:酣然入睡,深睡。
- 挹之:指用器具取饮。
- 北斗之枘:北斗七星,形容星星的光辉如同酒杯。
- 明月之璧:明亮的月亮,象征美好和纯洁的液体。
- 太白:指李白,东坡指苏轼,两位著名的诗人。
典故解析:
- 赑屃:在古代文献《山海经》中提到,赑屃是能背负重物的神兽,象征着力量和稳重。
- 太白与东坡:李白与苏轼都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字希夷,号石田,生于1170年,卒于1234年。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三峡桥》是洪咨夔在游历三峡时所作,旨在描绘壮丽的山水景观和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诗歌鉴赏:
《三峡桥》以其雄浑的气势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太行山的壮丽与自然的神奇。开头两句通过“擘破”和“翻身”的动词,生动描绘了地理的变迁与力量的交汇,表现出自然的伟大与神秘。接下来的描写则突出了老龙与赑屃的古老传说,增添了诗的神话色彩,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感觉。
诗中“挹之以北斗之枘,瀹之以明月之璧”的意象,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敬仰。用星辰和月亮作为饮酒的容器,暗示了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共生。此外,提到的李白与苏轼,两位历史名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的传承与对友人的怀念。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人文的深度,是一首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富含哲理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行擘破黄河出:描绘太行山的雄伟,仿佛将黄河劈开,展现自然的力量。
- 赑屃翻身沧海立:神兽赑屃翻身,象征着力量与稳定,与大海形成对比。
- 老龙抱宝正鼾睡:老龙象征着自然的守护者,安然入睡,表现出安宁的气氛。
- 地底黑风吹霹雳:暗示自然的力量和变化,带来震撼。
- 挹之以北斗之枘:星辰如酒杯,象征美好的事物。
- 瀹之以明月之璧:月光如酒液,表现出诗人的浪漫情怀。
- 啜之以太白东坡两谪仙:提及历史名人,表现对他们的敬意与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北斗和明月比作酒具,增强诗的意象。
- 拟人:老龙“鼾睡”赋予了自然以生动的生命力。
- 对仗:开头两句和中间两句形成对仗,增强诗歌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景观的崇敬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流露出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行山:象征着巍峨不动的自然力量。
- 赑屃:代表着古老的传说与文化的积淀。
- 老龙:自然的守护者,象征着生命的源泉。
- 北斗与明月: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代表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太行擘破黄河出”中的“擘”是什么意思?
- A. 撕裂
- B. 建造
- C. 保护
-
诗中提到的“赑屃”是指什么?
- A. 一种神兽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鸟类
-
诗中提到的“老龙”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的守护者
- B. 文化的象征
- C. 人类的智慧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江雪》 柳宗元
诗词对比:
对比洪咨夔的《三峡桥》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洪咨夔更注重历史与文化的结合,而李白则表现出更为直接的自然感受与个体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诗三百首》
- 洪咨夔的生平与作品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