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李钢草堂不遇》
时间: 2025-01-01 11:22: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细路萦纡入野田,遥瞻竹树已欣然。
青苔地滑跌卢老,苍耳林深迷谪仙。
不羡玉堂在天上,径须茅屋占云边。
极知谢客非为亢,贪看林花听涧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寻访李钢的草堂时未能见到他的情景。细小的道路曲折入野田,遥望竹树已经感到欣喜。青苔使地面滑腻,导致我跌倒在卢老的身旁;而苍耳丛林深处,使我迷失了方向,像谪仙一般不知归路。我并不羡慕高高在上的玉堂,而是希望能在云边的茅屋中生活。我明白谢客并不是因为骄傲,而是贪恋于山林中的花朵与溪水的声音。
注释
- 细路:指狭窄的小路。
- 萦纡:曲折回旋的样子。
- 欣然:心情愉悦的样子。
- 青苔:生长在湿润地方的苔藓,常使地面变得滑腻。
- 苍耳:指一种植物,可能有刺,生在林中。
- 谪仙:指被贬的神仙,暗喻失意的人。
- 玉堂:形容高雅的居所,通常指王公贵族的住宅。
- 茅屋:用茅草搭成的房屋,象征简朴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余,号癸园,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他的诗歌多反映出人生哲思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内心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正是对当时环境的反映。在寻访李钢的草堂时未能见面,愈发显得其对隐居山林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访李钢草堂不遇》是一首具有强烈个人情感和自然描写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传达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淡泊。首联“细路萦纡入野田,遥瞻竹树已欣然”开篇即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田园图景,细路曲折,竹树青翠,表达出一种恬淡自然的生活情趣。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跌倒和迷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身心的困扰与迷茫,似乎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失落。
“不羡玉堂在天上,径须茅屋占云边”则展现出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选择简朴的茅屋而不羡慕高贵的玉堂,表现出对真情与自然的追求。最后两句“极知谢客非为亢,贪看林花听涧泉”则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揭示出一个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的向往。
整首诗在描写中蕴含着哲理,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路萦纡入野田:细小的道路弯弯曲曲地通向田野,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图景。
- 遥瞻竹树已欣然:远远地望去竹树,心中感到愉悦,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
- 青苔地滑跌卢老:青苔使得地面滑腻,导致我跌倒,暗示了生活的不顺与困难。
- 苍耳林深迷谪仙:苍耳丛林深邃,使我迷失方向,像被贬的神仙,反映了诗人心中的迷茫。
- 不羡玉堂在天上:不羡慕高贵奢华的居所,显示出诗人对名利的淡泊。
- 径须茅屋占云边:希望能在云边的茅屋中栖息,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极知谢客非为亢:深知谢客并非因为骄傲,表示对隐居生活的理解。
- 贪看林花听涧泉:贪恋于山林的花与溪水的声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比喻和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例如,“青苔地滑”和“苍耳林深”形成了对比,传达出自然的美丽与危险并存的感受。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名利世界的超脱,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体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路:象征人生道路的曲折。
- 竹树:象征自然的清幽与高雅。
- 青苔:象征着人生的滑腻与不易。
- 苍耳:象征困扰与迷失。
- 玉堂:象征名利与权力。
- 茅屋:象征朴素与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苔”使得地面变得( )。
- A. 光滑
- B. 滑腻
- C. 湿润
- D. 坚硬
-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 )的向往。
- A. 名利
- B. 高楼大厦
- C. 隐逸生活
- D. 荣华富贵
-
“不羡玉堂在天上”中,“玉堂”象征着( )。
- A. 田园
- B. 隐居
- C. 名利
- D. 贫困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山水意象与刘克庄的自然描写相似,均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李白、杜甫与宋代诗人》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