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蚊二首 其二
作者:刘克庄
昔曾蹴龙象,而况尔区区。
敢以一只口,当吾七尺躯。
生形猥琐,扑杀血模糊。
欲换秋衣著,渠犹恋布襦。
白话文翻译
曾经我可以踢打龙象,何况你这个小小的蚊子?
你竟敢用一张小嘴,来对抗我这七尺高的身体。
你生得猥琐可憎,我一打就让你满身是血。
想要换上秋衣,你却依然恋恋不舍这件布衣。
注释
- 昔:以前,曾经。
- 蹴:踢。
- 龙象:龙和象,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力量。
- 区区:微小的意思,这里指蚊子微不足道。
- 敢:敢于,表示一种不屑的态度。
- 一只口:指蚊子的口器。
- 七尺躯:指人的身高,形容作者自己。
- 生形猥琐:形状丑陋,指蚊子的外形。
- 扑杀:用力打死。
- 血模糊:血液模糊,形容扑杀后的情景。
- 欲换秋衣著:想换上秋天的衣服。
- 渠犹恋布襦:它依然恋恋不舍这件布衣。
典故解析
“蹴龙象”是古人常用来形容勇猛和力量,象征着一种无畏的气概。诗中提到的“七尺躯”则是对自身的自信表现,强调了作者的力量和地位。而“秋衣”和“布襦”则是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蚊子不屑一顾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阮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词、诗,尤其以其豪放刚烈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以咏物、抒怀为主,具有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用蚊子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微小事物的不屑和对自身力量的自信。蚊子在诗中不仅是生物的描写,更是对生活中琐碎烦恼的一种反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蚊子为题,表面上看似在咏叹一种小生物,实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态度。刘克庄通过对蚊子矮小、猥琐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对生活中小事的反叛和不屑。尤其是“昔曾蹴龙象”的开头,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仿佛在说: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生物,也敢挑战我这样的存在。诗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蚊子的轻蔑,更是对生命中琐事的蔑视和对自身价值的坚信。整首诗气势磅礴,意象鲜明,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自我的肯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与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曾蹴龙象,而况尔区区。”:曾经我能踢打巨大的龙象,何况你这个小蚊子。
- “敢以一只口,当吾七尺躯。”:你竟敢用一张小嘴,来对抗我这个七尺高的人。
- “生形猥琐,扑杀血模糊。”:你长得丑陋,我一打就让你身上满是血。
- “欲换秋衣著,渠犹恋布襦。”:你想换上秋天的衣服,但还是依然恋恋不舍这件布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蚊子比作无畏的小生物,与作者的身躯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将自己的力量与蚊子进行对比,突出自身的强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微小事物的不屑与对自我实力的自信,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反思与态度。
意象分析
- 蚊子:象征微不足道的小烦恼,表现出对琐事的蔑视。
- 龙象:象征强大与力量,表现出诗人的自信。
- 秋衣与布襦:代表生活的细节,体现出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七尺躯”指的是: A. 蚊子的身高
B. 作者的身高
C. 龙象的身高 -
诗中“昔曾蹴龙象”表达了什么? A. 对蚊子的轻视
B. 对过去的回忆
C. 对力量的自信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琐事的反思与不屑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展现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 杜甫《春望》: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李白的作品,前者侧重于个人的感悟与反思,而后者更多展现豪情与壮志。李白的《将进酒》展示了对人生的乐观与豪放,与刘克庄的细腻与自省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