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挽歌词三首》
时间: 2025-01-04 07:11: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眼日昏昏,华发日萧萧。
不死竟何待,理合葬荒郊。
荒郊何所有,四面俱岧峣。
荣木望秋落,亦已成枯条。
青松为我夕,白石为我朝。
仍幸二亲墓,相去无几何。
今得从之游,欢喜如还家。
我心既欢喜,安用挽者歌。
有人来奠我,但问山之阿。
白话文翻译:
眼睛渐渐昏花,白发也日益苍老。
既然不能长生,何必再等?
应该安静地埋葬在荒郊野外。
荒郊有什么呢?四周都是高耸的山峦。
繁茂的树木望着秋天的落叶,已然成了枯枝。
青松在我傍晚时陪伴我,白石在我早晨时陪伴我。
我仍然庆幸父母的墓地,与我相距不远。
如今能在此游玩,欢喜如同回到家一样。
我心中满是欢喜,何必再用挽歌哀悼。
有人来为我献奠,只需询问山的那一边。
注释:
- 老眼:指年老时的眼睛,视力减退。
- 华发:指白发,象征着衰老。
- 不死:不能长生不老的意思。
- 荒郊:偏僻的乡野之地。
- 岧峣:形容山势高耸。
- 荣木:繁茂的树木。
- 青松:常青的松树,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奠:祭奠,敬献。
- 山之阿:指山的那一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芾,字梦阮,号熏风,宋代诗人,出生于北宋时期,生活在南宋。吴芾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吴芾晚年,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死亡的思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眷恋。诗中的荒郊和青松白石,构成了一个与尘世隔绝的宁静空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死亡的从容态度。开篇以“老眼日昏昏,华发日萧萧”引入,展现了诗人对衰老的自觉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出了“不死竟何待”的疑问,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认为既然不能长生不老,那么归隐自然、安葬于荒郊便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在描绘荒郊的寂静时,诗中“荣木望秋落,亦已成枯条”一语,既表现了自然界的轮回,又象征着人的生命终将归于尘土。青松和白石的意象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青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白石则是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提到“今得从之游,欢喜如还家”,表达了对亲人墓地的亲切感受,反映了他对家乡、亲情的珍视。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超然的洒脱,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眼日昏昏,华发日萧萧”:描绘了岁月流逝带来的衰老,眼神模糊和白发苍苍。
- “不死竟何待,理合葬荒郊”: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既然无法长生,便应安静地归于自然。
- “荒郊何所有,四面俱岧峣”:在孤寂的荒郊,四周是高耸的山峦,显示出一种寂寥的景象。
- “荣木望秋落,亦已成枯条”:树木的繁荣与秋天的落叶形成对比,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青松为我夕,白石为我朝”:青松和白石陪伴着诗人的日常,象征着自然的静谧与和谐。
- “仍幸二亲墓,相去无几何”:表达了对父母的怀念与感激,墓地的近在咫尺让人感到心安。
- “今得从之游,欢喜如还家”:在亲人的陪伴下,感到一种归属感和快乐。
- “我心既欢喜,安用挽者歌”:对生命的释然,让他不再需要挽歌。
- “有人来奠我,但问山之阿”:即使有人来为他祭奠,他也只想询问山的那一边,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衰老比作秋天的落叶,强调生命的无常。
- 拟人:树木、白石被赋予陪伴的角色,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青松为我夕,白石为我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诗人对死亡的平和态度,以及对家乡和亲情的眷恋。诗中渗透着一种超然洒脱的生活哲学,鼓励人们面对生命的无常时,要以宁静的心态去接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眼:象征衰老与无奈。
- 华发: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荒郊:体现孤独与归宿感。
- 荣木:象征生命的繁荣与秋天的凋零。
- 青松:代表坚韧与永恒。
- 白石: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老眼日昏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对衰老的无奈
D. 对年轻的怀念 -
“不死竟何待”这一句的意思是?
A. 期待长生不老
B. 对死亡的恐惧
C. 认为生死无常
D. 渴望长生
答案: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探讨归隐生活与自然的诗篇。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吴芾的《和陶挽歌词三首》与陶渊明的《饮酒》: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学,但吴芾更加强调对生死的思考,而陶渊明则更偏向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