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次藓花》

时间: 2025-01-17 08:41:03

秋日日霏霏,碧花生叠叠。

水边有神女,妆去遗翠靥。

岸侧小家妇,不知所宜惬。

未得未还人,自将浑面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次藓花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秋日日霏霏,碧花生叠叠。
水边有神女,妆去遗翠靥。
岸侧小家妇,不知所宜惬。
未得未还人,自将浑面帖。


白话文翻译:

秋日的细雨纷纷扬扬,碧绿的花朵一层层地盛开。
水边有位神女,妆容已去,留下了一抹翠绿的笑靥。
岸边的小家妇,心中不知道该何以取悦自己。
尚未得到的未归之人,便将自己的面容浑然贴在水面上。


注释:

  • 霏霏:细雨纷飞的样子。
  • 叠叠:层层叠叠,形容花朵盛开的繁茂。
  • 神女:指美丽的女子,可能是传说中的仙女。
  • 翠靥:指美丽的面容,靥为面颊的意思。
  • 所宜惬:应当满足、愉快的意思。
  • 未得未还人:指尚未归来的爱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神女”可以联想到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形象,代表了美丽和理想的爱情。“未得未还人”则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梦得,号蕙园,宋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材。

创作背景:

《水次藓花》创作于宋代的一个秋日,雨后清新的环境激发了诗人的思考,使他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未归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水次藓花》是一首描绘秋日细雨和花卉盛开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和人内心的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细雨纷飞的秋日,碧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惬意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诗意的世界。接着,诗人引入了“神女”的形象,象征着美丽和理想,展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岸边的小家妇的描写则为诗歌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表达了她在雨中对生活的无奈与思索。最后,诗人以“未得未还人”作为结尾,点明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使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传递出浓厚的人文情感。整体上,这首诗融合了自然与人情,展现了梅尧臣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日日霏霏:描绘了秋天细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2. 碧花生叠叠:形容花朵的繁茂,色彩鲜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3. 水边有神女:引入了美丽的女性形象,象征着理想和渴望。
  4. 妆去遗翠靥:描写神女的妆容消失后留下的美丽,反映了美的短暂。
  5. 岸侧小家妇:描绘了生活中的普通女性,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
  6. 不知所宜惬:表达了小家妇内心的迷茫和无奈。
  7. 未得未还人:结尾以思念之情收束,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8. 自将浑面帖:形象地描绘了小家妇在思念中的情形,令人动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神女”比作理想的对象,表现出对美的追求。
  • 拟人:通过描述小家妇的情感,使其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和节奏上均衡,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归爱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细腻观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日:象征着成熟与收获,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神女:象征着理想中的美与爱情。
  • 小家妇:反映了社会底层女性的生活,增加了诗的现实感。
  • 水面:象征着思念与反射,表现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文化内涵:

诗中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霏霏”指的是什么样的天气现象? A. 大雪
    B. 细雨
    C. 烈日

  2. “神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与美
    B. 现实的生活
    C. 战争与冲突

  3. 诗中提到的小家妇面临怎样的情感状态? A. 快乐
    B. 迷茫与无奈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二者都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梅尧臣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李白则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