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德明枢密之代州》

时间: 2025-01-04 08:13:52

怜君千里别,新马黑貂裘。

白首辞乡泪,黄云入塞愁。

月明沙碛夜,霜落雁门秋。

去去燕然上,功名会见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怜君千里别,新马黑貂裘。
白首辞乡泪,黄云入塞愁。
月明沙碛夜,霜落雁门秋。
去去燕然上,功名会见收。

白话文翻译

怜惜你千里之外的别离,
新马配着黑貂的裘衣。
白头之人告别故乡,泪水涟涟,
黄云弥漫,入塞愁绪满怀。
明月照耀沙漠的夜晚,
霜降在雁门,时已秋深。
你要去往燕然山上,
期望功名将来能有所收获。

注释

  • 怜君:怜惜你。
  • 千里别:形容离别的遥远。
  • 新马黑貂裘:新马象征行旅之意,黑貂裘为奢华之物,表明离别者的身份和地位。
  • 白首:指年老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辞乡泪:告别故乡时的眼泪。
  • 黄云入塞愁:黄云象征秋天的来临,入塞意指愁苦。
  • 月明沙碛夜: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沙漠,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霜落雁门秋:秋天的霜降在雁门山,象征着寒冷和孤独。
  • 燕然上:指燕然山,古代指代北方的边疆。
  • 功名会见收:期望将来能在功名上有所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守文,字希声,号东篱,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卒年不详。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擅长描绘自然景象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德明被任命为边塞守将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惜别之情,同时也寄予了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诗中表现出对边疆生活的忧虑与对功名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深情厚谊。开头的“怜君千里别”,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不舍。接着,诗人用“新马黑貂裘”描绘了友人的身份与地位,也暗示了他即将展开的征程。诗中“白首辞乡泪”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离乡的忧伤,不仅是对故土的眷恋,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月明沙碛夜,霜落雁门秋”,这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边疆的冷清与孤独,营造出一种哀愁的氛围,也暗示了友人在边疆生活的艰难。最后的“去去燕然上,功名会见收”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既是对友人前途的祝福,也是对未来成就的期盼,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惜别之作,也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怜君千里别:表达对友人远行的怜惜和依依不舍。
  2. 新马黑貂裘:描绘友人出行的华丽装备,象征其身份与地位。
  3. 白首辞乡泪:年老的诗人告别故乡,流下悲伤的泪水,体现离愁别绪。
  4. 黄云入塞愁:黄云象征秋天的到来,带来愁苦,表达对未来的忧虑。
  5. 月明沙碛夜:夜晚的沙漠被明月照耀,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6. 霜落雁门秋:雁门山在秋霜中显得更加冷清,传达一种孤独感。
  7. 去去燕然上:友人将要去往燕然山,象征着艰苦的征途。
  8. 功名会见收:期望功名将来能够有所成就,体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如“月明沙碛夜,霜落雁门秋”。
  • 意象:通过“新马黑貂裘”、“黄云”、“明月”等意象,营造出诗歌的情感基调和氛围。
  • 比喻:用“白首”比喻年老,与“辞乡泪”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深情惜别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祝福和对功名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马:象征出行与冒险,代表着友人即将踏上的征途。
  • 黑貂裘:奢华和身份的象征,暗示友人的地位与背景。
  • 黄云:秋天的象征,带来忧愁与思考。
  • 明月:象征希望与指引,照亮孤寂的夜晚。
  • :秋冬的象征,传达出一种冷清与孤独感。
  • 燕然:象征着边疆与功名,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怜君千里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怜惜
    C. 赞美

  2. “黄云入塞愁”中“黄云”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3. 诗人的身份在诗中如何体现? A. 通过新马
    B. 通过白首
    C. 通过黑貂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送友人》李白

与《送王德明枢密之代州》相似,李白在《送友人》中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愁苦和对友人的祝福,但李白的风格更加豪放,气势磅礴。

解读

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更为激昂的抱负与希望,而郭守文的诗则更为细腻,充满了对离别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盼。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