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层叠山难画,渊明却赋归。
兴因新秫酒,家有旧柴扉。
祠瓦藤穿漏,碑书斧砺稀。
滔滔江水阔,谁觉折腰非。
白话文翻译
这座重叠的山很难描绘,然而陶渊明却写下了归隐的诗句。兴致是因为新酿的秫酒,家中有一扇古老的柴门。祠堂的瓦片被藤蔓穿透,碑文被斧头磨得稀疏。滔滔的江水浩荡宽广,谁会觉得自己在这宽广中弯腰呢?
注释
- 层叠山:指重叠的山峦,形容山势险峻。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田园诗著称,代表作《归园田居》。
- 秫酒:用秫米酿造的酒,通常指美酒。
- 旧柴扉:形容家中简陋的木门。
- 祠瓦:指祠堂的屋瓦。
- 斧砺稀:意指碑文因长年风雨侵蚀而磨损,字迹稀疏。
- 滔滔江水:形容江水奔流不息,浩浩荡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锡胙,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及对自然的热爱。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借助陶渊明的形象,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陶祠》一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层叠山难画,渊明却赋归”,以陶渊明为引,暗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钦佩。陶渊明以其诗作表达对田园的热爱,而诗人则通过“层叠山难画”感慨自然的壮丽与生活的复杂。第二联“兴因新秫酒,家有旧柴扉”,则将个人的生活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平和而充实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祠瓦藤穿漏,碑书斧砺稀”描绘了一幅破败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代表着世事的变迁与人心的淡漠。然而在最后一联“滔滔江水阔,谁觉折腰非”中,江水的奔流象征着永恒与广阔,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在这浩荡的自然中,个人的卑微与屈从似乎并不重要,反而是一种心灵的解脱与自由。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思考,以及对陶渊明式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比与象征,诗歌表达了对自我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层叠山难画:山的重叠让人难以用画笔描绘,形象化了自然的壮丽和复杂。
- 渊明却赋归:陶渊明却以诗作表达了他归隐田园的愿望,强调了他独特的生活选择。
- 兴因新秫酒:诗人因新酿的秫酒而感到兴致,表达了生活中的小确幸。
- 家有旧柴扉:旧柴门代表了简朴的生活方式,暗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祠瓦藤穿漏:描绘了祠堂的破旧,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 碑书斧砺稀:碑文稀疏,意指历史的模糊与遗忘。
- 滔滔江水阔:江水的浩荡象征着时间与空间的广阔。
- 谁觉折腰非:在这样的自然面前,个人的卑微与屈从显得不再重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学相结合,营造出深邃的意境。
- 对仗:如“兴因新秫酒,家有旧柴扉”,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重叠意象:通过反复的自然意象,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人类渺小。
- 酒:代表生活的乐趣和简单的幸福。
- 柴扉:象征着简朴的生活与隐逸的理想。
- 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韩锡胙的诗《陶祠》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城市生活
B. 隐逸生活
C. 商业生活
D. 战斗生活 -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
诗中“滔滔江水阔”意在表达什么? A. 诗人的孤独
B. 自然的浩瀚与时间的永恒
C. 社会的繁华
D. 人生的苦难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了理想的田园生活,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而韩锡胙的《陶祠》则更强调对隐逸生活的反思与追求,二者在主题上相互呼应,但各有侧重,陶渊明更侧重于对田园的描述,而韩锡胙则更关注内心的感受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陶渊明诗集》
- 《清代诗人韩锡胙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