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时间: 2025-01-01 16:26:11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夏至时节的习俗:人们用李子核做祝福的饰物,粽子用丝带系在手臂上,来帮助瘦弱的身体。节气的变化使得乡土习俗愈加丰富,老翁闲坐在一旁,陪伴着孩子们嬉戏玩耍。

注释

  • 李核:李子的果核,古人常用果核制作饰物。
  • 垂腰:指挂在腰间的意思,形容李核的佩戴方式。
  • 祝饐:祝愿赐予的意思,古时人们相信用特定的物品能带来好运。
  • 粽丝:包粽子的绳子,通常是用来系住粽子,象征节日习俗。
  • 扶羸:扶助瘦弱的人,可能指身体虚弱的老人或儿童。
  • 节物:节气和节日的事物。
  • 乡俗:地方的风俗习惯。
  • 老翁:年长的老人,象征着传统和智慧。
  • 儿嬉:孩子们嬉戏玩耍,代表着无忧无虑的童年。

典故解析

“粽子”作为传统食品,在端午节期间特别盛行,象征着驱邪避害和对先人的追思。诗中提到的“乡俗”反映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尤其是在夏至这样的节气里,强调了地方习俗与自然变化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石湖,江苏人。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和乡土生活,作品多反映民俗和社会风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夏至,反映了当时人们在节气交替之际的活动和习俗,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家人团聚的温暖情感。

诗歌鉴赏

《夏至》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丰富的节日氛围和人情味。诗中提到的李核和粽子,既是夏至习俗的象征,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作者用清新的笔触描绘出乡村的恬静与欢乐,一方面表现了对传统民俗的认同,另一方面也通过老翁与儿童的互动,传递出家庭团聚和亲情的温暖。在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与美好。

诗词解析

  • 第一句:李核垂腰祝饐,描绘了人们在节日里使用李核作为祝愿的装饰,体现了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传统。
  • 第二句:粽丝系臂扶羸,粽子和丝带结合,强调了节日的食物对身体的关怀,寓意着传统文化中对于健康的重视。
  • 第三句:节物竞随乡俗,体现了自然节气与地方风俗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乡土文化的认同。
  • 第四句:老翁闲伴儿嬉,描写了温馨的家庭场景,老翁的闲适与孩子们的嬉戏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一种生活的宁静与幸福感。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用“李核”与“粽子”比喻传统文化的象征物。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通过“老翁闲伴儿嬉”,赋予了人物情感,使场景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至的习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李核:象征祝福和希望。
  • 粽子:代表传统习俗与家庭的团聚。
  • 老翁:象征智慧与传承。
  • 儿嬉:体现了童年无忧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核垂腰祝饐中的“李核”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果实
    • B. 一种花
    • C. 一种树
    • D. 一种草
  2. 诗中提到的“粽丝”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

    • A. 包饺子
    • B. 包粽子
    • C. 绑树
    • D. 系鞋带
  3. 诗的最后一句“老翁闲伴儿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伤感
    • B. 忧虑
    • C. 温馨
    • D. 疲惫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夏至》与《静夜思》

    • 《夏至》强调乡土的温馨与传统习俗,而《静夜思》则表达了思乡之情。
  • 解读:虽然主题不同,但两首诗都展现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表现了中国古代诗词中深厚的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相关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