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唁微水 张嵲 〔宋代〕
水畔平沙如积雪,滩心狠石似群牛。 如何夏日千雷怒,今作寒宵呜咽流。
白话文翻译:
水边平坦的沙滩像堆积的雪一样白,河滩中心的坚硬石头像一群牛。 为什么夏天的雷声如此愤怒,而现在变成了寒冷夜晚的呜咽流水。
注释:
- 水畔:水边。
- 平沙:平坦的沙滩。
- 积雪:堆积的雪。
- 滩心:河滩的中心。
- 狠石:坚硬的石头。
- 群牛:一群牛。
- 千雷怒:形容雷声巨大,如同愤怒。
- 寒宵:寒冷的夜晚。
- 呜咽流:形容水流声如同哭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描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慨,通过对比夏日的雷声和寒夜的流水,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嵲在某个寒冷的夜晚,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心情感悟。通过对比夏日的雷声和寒夜的流水,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手法,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并借此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感受。首句以“水畔平沙如积雪”描绘了静谧而洁白的沙滩,给人以宁静之感。次句“滩心狠石似群牛”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力,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后两句“如何夏日千雷怒,今作寒宵呜咽流”则通过对比夏日的雷声和寒夜的流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畔平沙如积雪”:这句通过比喻,将水边的平坦沙滩比作堆积的雪,形象地描绘了沙滩的洁白和宁静。
- “滩心狠石似群牛”:这句通过比喻,将河滩中心的坚硬石头比作一群牛,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力,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 “如何夏日千雷怒”:这句通过夸张手法,形容夏日的雷声巨大,如同愤怒,表达了夏日的狂暴和力量。
- “今作寒宵呜咽流”:这句通过拟人手法,将寒夜的流水声比作呜咽,表达了寒夜的凄凉和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畔平沙如积雪”和“滩心狠石似群牛”,通过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
- 拟人:如“今作寒宵呜咽流”,通过拟人赋予了流水以情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比:通过对比夏日的雷声和寒夜的流水,突出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思。通过对比夏日的雷声和寒夜的流水,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积雪:象征纯洁和宁静。
- 群牛:象征力量和生命力。
- 千雷怒:象征夏日的狂暴和力量。
- 呜咽流:象征寒夜的凄凉和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水畔平沙如积雪”中的“积雪”比喻了什么? A. 沙滩的颜色 B. 沙滩的形状 C. 沙滩的质地 D. 沙滩的宁静
-
诗中“滩心狠石似群牛”中的“群牛”比喻了什么? A. 石头的形状 B. 石头的颜色 C. 石头的坚硬 D. 石头的动态
-
诗中“如何夏日千雷怒”中的“千雷怒”形容了什么? A. 夏日的炎热 B. 夏日的雷声 C. 夏日的风暴 D. 夏日的宁静
-
诗中“今作寒宵呜咽流”中的“呜咽流”形容了什么? A. 寒夜的流水声 B. 寒夜的宁静 C. 寒夜的寒冷 D. 寒夜的黑暗
答案:
- D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通过描绘春夜的雨,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喜悦和对生命的赞美。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嵲的《唁微水》与杜甫的《春夜喜雨》: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但张嵲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哀思,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张嵲的诗歌创作。
- 《张嵲诗集》:收录了张嵲的全部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